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終身醫學專家孟慶海 醫高德重學無止境
□本報記者李榕
個人簡介
孟慶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終身醫學專家。曾任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大外科、外科教研室主任及神經外科主任。兼任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委員,山東省神經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神經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曾獲青島市優秀臨床醫學專家,青島市著名好醫生稱號。
從事神經外科專業工作40余年,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全面,處理復雜、高難度病人得心應手。擅長顱內各部位腫瘤、脊髓腫瘤、腦出血、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疾病的顯微神經外科微創手術治療,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科技獎7項,發表論文60余篇,主編著作2部,參編著作5部。
4月10日,青島,位于江蘇路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青大附院)市南院區,地處老城區,依山傍海,古樸典雅。這所始建于1898年的百年老院,幾乎與青島市同時誕生。
當日,記者來到這里拜訪一位老鄉——青大附院博士生導師、終身醫學專家孟慶海,每周三下午他都會在這里的名醫堂坐診。一路詢問,最終在負一樓的5號診室望見了孟慶海。所謂“望見”,是因為彼時他正埋頭給病人看病,表情嚴肅認真,門外操著各種口音的病人、家屬熙來攘往。經過近2個小時的等待,孟慶海才忙里偷閑,略帶歉意地和記者打了個招呼:“還有一個病人就可以采訪了。 ”看得出他有點疲倦,但思路依舊清晰。“每天不是圍著手術臺轉,就是在坐診,這是工作常態,早就習慣了。 ”孟慶海一臉坦然地說。
2天時間,輾轉2個院區,利用坐診間隙,在略顯擁擠的辦公室里,孟慶海向記者娓娓講述他的從醫經歷。
勤奮好學覓得人生良機
1950年,孟慶海出生于臨邑縣德平鎮小魯家村,父親是解放前參加革命的老黨員,對他的教育極其重視。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孟慶海打小就是一個勤奮好學之人。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初小升高小時考了個全校第一。“那個時候農村孩子要想出息,讀書是最好的捷徑。 ”孟慶海說。
1968年,孟慶海初中畢業。按照正常的成長軌跡,他本該繼續讀高中,但那時高中不招生了。無奈之下,孟慶海回到農村務農。這期間,他并未放棄學習,始終堅持苦讀深思,經常挑燈夜讀到凌晨。 3年的艱苦鍛煉塑造了他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也養成了虛心好學、追求真知的好習慣,這對他以后潛心學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970年下半年,大學恢復招生。考慮到自己只是初中畢業,孟慶海內心深處有些許自卑,并未主動報名。村干部見他為人正直踏實,又勤奮好學,便自作主張給他報了名。孟慶海的人生軌跡因此而改變。
1971年3月9日,是一個讓孟慶海刻骨銘心的日子。這一天,他終于背起行囊,告別黃土地,戴上大紅花,在縣里敲鑼打鼓的歡送聲中,坐上了開往青島的汽車,成為第一批工農兵大學生,進入青島醫學院學習。“當時全縣僅有9個人被招收到該學院,我成了鄉親們眼中的幸運兒。 ”孟慶海笑著說。
對于選擇學醫,孟慶海表示當時并不太懂。在知道被錄取的學校是青島醫學院后,還曾專門咨詢中學時期的班主任:“青島醫學院畢業后干啥呢? ”“你這個傻孩子,畢業后就能當醫生,給病人看病。 ”后來的經歷告訴他,這是一個完全正確的選擇。
刻苦鉆研學霸鋒芒初露
從田間地頭的稻田麥浪到寬敞明亮的階梯教室,巨大的反差,讓初入大學的孟慶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些恍惚:一切那么真實,一切又仿佛在夢中。但漸漸的,他從醫學中發掘出無窮的樂趣,也開啟了在這個領域的探索。
大學時期,孟慶海把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了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讀書成了他當時唯一的愛好。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他下定決心:“既然踏上學醫路,就要當一名好醫生。 ”
1974年7月畢業時,孟慶海因成績優異被留在青大附院外科,從事臨床醫療及教學工作。當時,這一屆畢業生有近500名,留在母校醫院的僅有10多名,足見他的勤奮努力。
普外科是孟慶海從醫道路上的基點。在那里,崔自介、張默道、笵迪初等多位老師言傳身教,以精湛的醫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讓病患康復的經歷,也讓他深刻體悟到:醫生要“德才兼備,德為先”。
1976年,老師崔自介收治了一位燒傷病人,在病人休克無尿期,為了嚴格控制輸液量,需要密切觀察尿量。崔老師就坐在病床旁,一滴一滴數著尿量,一觀察就是一夜。“印象之深至今難忘。為了什么?沒有紅包,沒有獎金,一切就是為了病人。 ”孟慶海坦言,老師的榜樣力量推動他開始拼命地鉆研醫術。
短短4年時間,他就可以勝任胃腸道、脾切除、甲狀腺等手術,并以扎實的外科基本功、熟練的手術技能以及寬厚待人的性格贏得了領導及同事們的認可。當時有位年輕教師患結節性甲狀腺腫,擔心術后聲音會嘶啞,但待他做完手術后,不僅聲音沒有影響,連手術刀口也不易看出。還有一位患胃腸道瘺病的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療下痊愈出院,這對于當時的醫療條件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1978年,青大附院決定加快神經外科的學科發展,有意將孟慶海調至神經外科。“神經外科不同于其他外科專業,風險大、難度高、效果差,手術后病人甚至可能成為植物人。 ”孟慶海坦言,最初對神經外科是頗為抵觸的,但身為黨員的他服從組織安排,成為了一名神經外科醫生,這一干就是40余年。
創新探索多領域省內領先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從普外科轉到神經外科,孟慶海更加勤奮:早上7點前到醫院,下班常常到了晚上10點后,每天都是超過12小時的學習與工作。
1984年,為了盡快培養和提高臨床水平,孟慶海前往北京天壇醫院進修學習。一年的進修時間內他只回過青島一次,剩余時間全部用來聽課學習、深入鉆研。只要有老師上臺做手術,他都會提前1個小時到場,仔細觀察手術的每一道步驟,為學成歸來開展新手術積累了豐富的參考資料。
20世紀90年代末,孟慶海被任命為神經外科主任,隨后又被任命為大外科主任。同時,被選為山東省神經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神經外科學會主任委員。
嚴謹務實、精益求精是孟慶海的從醫態度。他沒有止步于已有的成績和榮譽,而是繼續鉆研探索,攀登新的高峰。 1989年,其率先在山東省內開展腦血管病的血管內介入治療。同時,積極采用顯微神經外科微創技術切除顱內各部位腫瘤,如腦膜瘤、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垂體瘤、聽神經瘤等,創傷小、效果好,達國內先進水平。他也是國內較早倡導和使用顯微技術、立體定向神經導航技術及內鏡技術的專家之一,神經導航技術輔助下的腫瘤切除術、腫瘤定位更準確。尤其是深部腫瘤,誤差小于3毫米,同時可在屏幕上觀察到腫瘤切除的程度,使腫瘤全切除率及治愈率明顯提高,居國內先進水平。
就這樣,孟慶海在神經外科領域一路前行,造詣日益精深。
青大附院神經外科建立于1959年,是山東省最早建立的神經外科專業科室之一。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神經外科日新月異的發展,作為科室主任的孟慶海深刻感覺到,要想使青大附院神經外科在這個領域保持前沿的位置,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的專科醫療集體。此時,關于腦科醫院的構想開始在他心中形成。
2005年5月,山東半島第一座現代化腦科醫院——青島大學醫療集團腦科醫院誕生,孟慶海任首任院長。當時這在國內產生了極大影響,青大附院神經外科在國內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孟慶海也被推選為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委員。
此外,豐碩的科研成果,也奠定了孟慶海的學術地位。 2006年春天,《中華神經外科》雜志編輯部給孟慶海寄來賀信,祝賀他在該雜志21年發表文章作者中進入前100名,這是一項來之不易的榮譽。同時,他還主編著作2部,參編著作5部,獲省科技進步獎等科研獎7項,承擔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協作課題等科研課題6項。培養了大批醫療、教學、科研人才,并多次應邀赴各地講學,受到熱烈歡迎。
行醫救人要妙手更要仁心
醫者,既要妙手,更需仁心。
在學生們的眼里,孟慶海可親可敬、平易近人,但在學術上要求嚴格,無論是科研還是臨床實踐,他要求兩手都要抓,“只重理論而輕臨床,是成不了好醫生的。科研和理論的總結則有助于臨床技術水平的提高。 ”
他尤其重視醫德。“要先做人,再做事。 ”在孟慶海看來,對患者的尊重是一名醫生應該具有的品質,沒有好的醫德,再好的醫術也發揮不出來。
對于當下的醫患關系,孟慶海也有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和諧的醫患關系應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我做醫生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辦法幫病人解決問題。我認為醫患關系越簡單越好,一切為病人著想足矣。 ”
2011年,孟慶海退休,青大附院將其聘為終身醫學專家。如今,年近7旬的他,依然奮戰在救死扶傷第一線。他說:“當醫生真正是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我想利用多年來積累的經驗,為解除病人之痛苦繼續努力。 ”
對于家鄉的醫療事業,孟慶海也十分關注。只要有德州人到青島求醫找到他,他都會盡力幫忙。他說,近年來德州不僅在經濟建設方面穩中有進,在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盡管大部分休息時間都被各種學術活動所占據,但孟慶海還是希望能盡己所能為家鄉醫療衛生事業辦實事、辦好事,以實際行動回饋家鄉、報答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