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融媒記者 董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去年以來,平原縣以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為引領,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主線,以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創新為支撐,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產值實現較快增長,涌現出一批對全縣經濟發展有影響的科技成果。
深入開展高新技術企業“雙10”倍增計劃,共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組織申報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3項,鴻榮電子等3家企業入選省重點研發項目,21家企業成功入選國家科技中小企業;國家涂鍍重點實驗室在平原設立了分中心。今年5月15日,福洋科技有限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共同研發的 “黑曲霉細胞工廠氧代謝全局調控葡萄糖酸鈉高效生產新技術”成功榮獲了“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6月28日,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我縣12項成果受表彰。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平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釋放科技創新新紅利,增添經濟發展新動能。
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近幾年來,平原縣通過政策引導,大力發展企業研發機構,積極構建科技創新平臺,逐步建立了“政府引領,企業主體,市場導向”,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工作成效顯著。
在今年的2019中國·德州京津冀魯資本與技術交易大會上,福洋生物與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簽訂了“碳源協同利用高效生物合成肌醇項目”成果轉化協議;與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簽訂了“葡萄糖酸鈉關鍵技術突破及產業化項目”。
除了福洋生物,我縣7家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達成合作,現場簽約。近年來,平原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平原縣正全力推進綠色化工產業園、新型醫藥產業園(福洋生物)、京德智造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鐵路物流產業園、航空產業園、雙創產業園、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等9大專業園區建設,加快形成“一區多園”集聚發展模式。同時,平原縣全力推進“一次辦好”改革,以簡審批、優服務便利投資興業,企業開辦可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一般經營所需手續辦理,5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4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
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沒有強大人才隊伍作支撐,科技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近年來,平原縣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理念,出臺“人才新政40條”,實施平臺建設“三年倍增”計劃,連續三年舉辦“智興平原”人才合作共贏活動,與中科院、山東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累計引進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53人。在人才扶持、平臺建設、科技創新上,給予大量資金支持,并建有15萬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在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造“遠者來,近者悅”的人才服務環境。
到2020年,平原縣將面向國內外至少引進培養10個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 5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300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5000名大學生,孵化器30萬平方米,著力打造魯西北地區人才集聚地、創新創業首選地。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
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去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為基、實體為本、項目為王。
在今年全市科技創新大會的獲獎名單中,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與上海化工研究院合作,研發的高塔熔體造粒高效硝基復合肥研制與產業化獲得二等獎。多年來,史丹利始終立足行業和產業前沿,在創新的道路上引才融智、孜孜追求。
史丹利獲此殊榮,離不開平原縣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的保姆式服務。近年來,平原縣立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充分發揮高校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研發中心的作用,將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為競爭力強的優勢產品和產業,形成一批創新型產業龍頭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目前,全縣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15家,上市公司12家。
平原依靠科技創新放大企業優勢,推進產業強鏈、擴鏈、補鏈,筑起了產業發展新高地。
近期,我縣又成功入選全省科協創驅工程協同創新基地名單。如今,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引領平原經濟轉型跨越的強力引擎。
平原縣將繼續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精力打造新型醫藥和醫療器械、綠色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高效農業等主導產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