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組建參政議政研學團、企業家精神宣講團、企業文化宣傳團,市工商聯走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子——
信念引領民營企業家干勁倍增
□本報記者任立松本報通訊員侯勻路興
在巍峨高聳的太行山之間,一條蜿蜒曲折的碧帶在半山腰間穿行,這里是被稱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 10月28日至10月31日,由德州市參政議政研學團、企業家精神宣講團、企業文化宣傳團代表組成的紅色教育培訓班在這里舉行。
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今河南林州市)人,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膽魄和勇氣,生生在太行山脈間開辟了一條全長1500公里的渠道,洋溢其間的革命精神、創業精神、民族精神,讓培訓班的企業家們數次落淚。
市工商聯副主席、德州英翔視光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成河的感慨,道出了培訓班學員的心聲:“林州人民那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想敢干、戰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正是新時代民營企業家需要的奮斗精神。我將帶領公司員工再來這里,讓紅色革命精神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積極參政議政、吟唱紅色經典、接受紅色教育、弘揚企業家精神……為將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扎根民營企業家心底,去年3月以來,市工商聯組建了參政議政研學團、企業家精神宣講團、企業文化宣傳團等“三團”,通過一系列豐富的活動,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每位民營企業家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搭建民營企業家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載體
民營經濟是德州高質量發展的本錢,也是德州發展的最大“潛力板”“績優股”。在我市,83.4%的國內生產總值、86%的技術創新成果、98%的城鎮勞動力就業、99%的企業數量均由民營企業創造。
然而,成就背后蘊藏著新挑戰。民營企業普遍遭遇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考驗著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非公有制人士健康成長。
攻堅克難,需要理想信念領航。為進一步凝聚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市工商聯自去年3月開始,以“三團”為載體,在民營企業家中唱響了“愛黨愛國愛會,中國夢里有我”的紅色主旋律。
據市工商聯副主席楊曉梅介紹,“三團”中,每團吸納團員20至30人。人選上,以民營企業家為主體,既發揮老一代民營企業家的榜樣帶動作用,也注重發揮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的生力軍作用。為了保證“三團”工作有效開展,參政議政研學團主要吸納了擔任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非公經濟人士中,參加活動積極、參政議政意愿強烈、議案提案質量高的人員;企業家精神宣講團成員主要遴選了具有執著奮斗、追求卓越、無私奉獻的,表達意愿、表達能力較強的非公經濟人士;企業文化宣傳團則選取了企業黨團工會組織健全、有核心理念、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的企業負責人。
以“精品提案”助民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融智
“調研中,企業反映最集中的問題,就是維權難、融資難、招人留人難的‘老三難’,和政策落地難、環保迎查難、土地指標難等‘新三難’問題。 ”翻開《關于當前我市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困難和問題的調研報告》,沒有“穿鞋戴帽”的套話,直陳主題的行文風格,彰顯出這份調研報告的含金量。
這是“三團”成立后,參政議政研學團的成員組成調研組,先后兩次、走訪102家民營企業后,撈出的“干貨”,他們從中梳理問題、建議達160條,并形成了《關于當前我市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困難和問題的調研報告》《民營企業再調查》2篇萬字調研報告,7篇政協集體提案,全面反映了我市民營企業發展狀況、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和企業家思想動態。值得一提的是,市主要領導對報告作出批示,要求件件有著落、有回音。眼下,報告中所提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
為民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融智,既是組建參政議政研學團的初衷,也是其高效運轉的真實寫照。今年以來,圍繞省“非公十條”貫徹落實情況,研學團扎實開展了“百家民營企業百日調研”活動,“三到”成為團員們的標準動作:到企業,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到農村,助力鄉村振興;到職能部門,助力政企溝通協商機制建設。
走下去、融進去、沉下去,催生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精品提案。今年“兩會”期間,工商聯界別有15人在政協作書面和大會發言,30件優秀提案中,9件來自工商聯會員,41名優秀政協委員中,19人為工商聯會員。
讓企業家精神激蕩高質量發展大潮
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只有充分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才能讓我市企業發展活力充分涌流。
去年以來,企業家精神宣講團先后在德州學院、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4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企業家走進校園”活動,為近萬名在校師生作精彩報告,激發了即將畢業大學生的創業激情。
作為宣講團成員之一、德州奧德曼酒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義已經參加了2期宣講。在他看來,為民營企業家展示形象搭建平臺,讓他充分感受到黨委政府對民營企業家的重視和對企業家精神的愛護。“回顧、分享自己的創業歷程,也讓自己能夠始終保持一顆初心,我將爭取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再立新功。 ”徐義表示。
走進高校的同時,他們還走進金融機構。市工商聯調研中發現,“融資高山”的形成有多種因素,其中,信息不對稱、雙方見面少、溝通渠道窄、相互信任度低、缺少合作平臺等問題阻礙了銀企往來。
通過帶領“三團”走進金融機構,打通了民營企業融資的信息中梗阻。市工商聯在此基礎上搭建了“金橋沙龍”,服務企業達158家,促進放貸突破31億元。“‘金橋沙龍’能夠使我們中小企業深入了解銀行的信貸產品、信貸政策、授信條件和放貸意向,我們在需要時可精準地向有關銀行提出貸款申請?!绷鹤雍谔斩麻L梁麗霞說。她在參加郵儲銀行德州分行承辦的沙龍現場提出了300萬元貸款申請,10天后便辦理完貸款手續。
文化看不見、摸不著,但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依托企業文化宣傳團,市工商聯先后組織舉辦了企業文化建設研討會、企業文化建設參觀考察等系列活動。去年“七一”前夕,組織了慶“七一”合唱展演,9支企業合唱隊伍登臺高歌黨和祖國,慶祝中國共產黨97歲華誕。“今后我們將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主體作用,推進‘三團’互動、市縣聯動,做到月月有活動,讓全市工商聯系統動起來、活起來,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引領作用發揮出來,使‘三團’成為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線?!笔形y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趙金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