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鎮扶貧產業園
“自從被評為貧困戶那天起,俺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睡覺都不踏實,如今,靠著黨的好政策,鎮上和企業幫著,靠自己的雙手實現了脫貧。 ”12月24日,正在家中編藤椅的平原縣王鳳樓鎮王河溝村村民王連美說,這一年,她編了200多個藤椅,增加了近3000多元的收入。王連美和丈夫王德順是省定貧困戶,二人身體不好需常年就醫,幾次大手術下來家里經濟很困難。對口幫扶的企業跟她簽訂了幫扶協議書,拿出2000元項目資金幫她創業。與一般幫扶協議不同,協議分兩步實施:先拿到1000元,等見到成效后,后續的1000元才會送上門。“俺要是糊弄事,后邊這1000塊錢就拿不到了。 ”王連美說。
“兩步走”幫扶模式,是平原縣立足本地貧困戶實際創新而來。平原縣扶貧辦、縣農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金融擔保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權利、義務。設立風險補償金和貼息補助金,撬動金融貸款投入扶貧項目。幫扶企業向有明確產業發展項目的貧困戶,先發放1000元的啟動資金;然后,由村干部、工作片、幫扶企業聯合驗收,確定項目達到預期效果,再發放后續資金1000元。考察的2個月時間,王連美不僅自己拿到了穩定收益,還帶動了幾戶村民一塊編起了藤椅。鎮村干部、幫扶企業聯合驗收后,發放了后續資金1000元。
精準扶貧是一項持久戰。平原縣在實踐中廣泛因地、因人分類施策,創新扶貧模式。平原縣有享受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戶1485戶,其中老、弱、殘、病約占七成,有勞動力的1514名貧困人口中,無增收渠道的占到了九成。這個群體要自力更生,需要產業項目充當“指南針”和“強心劑”。
王鳳樓鎮劉帽頭村省定貧困戶、70歲的張興和,雖患有輕度腦血栓,但年輕時的種菜手藝一點沒忘。對口幫扶的企業與他簽訂了幫扶協議書,拿出了2000元項目幫扶資金幫助他創業。第一筆1000元,用來購買了種苗、化肥、農藥,在自家后院開辟了約80平方米的苗圃。菜苗破土而出,收到效益后,后續的1000元才送上門。
半年下來,張興和收益近萬元,嘗到甜頭的他又瞄準了手工粘花,業余時間和老伴一起,把半成品加工為成品,一天又多掙10多元。“以前全靠別人扶,現在俺憑雙手一年就能收入13000多塊錢。干這些活俺力所能及,精神頭倍兒好。 ”張興和說。
今年以來,平原縣向15個扶貧經營主體發放貸款1589.9萬元,引導貧困戶簽訂“兩步走”幫扶協議,自主發展種植、養殖、加工等產業項目,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8人;恩城鎮、坊子鎮因地制宜發現扶貧產業園。同時,對各級專項扶貧資金2300多萬元制定出資金分配方案和分配計劃,實施了匯洋生物生產設備返租項目和佳和牧業標準化種雞雞舍項目,以務工、分紅方式穩定帶動增收脫貧。
□王宇董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