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14日訊 (記者 張敏敏 楊廣科 盧偉霞 韓蓓蓓 徐鳳超 李巖紅 謝雯嘉) 在當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山東涌現出許許多多舍家為國的感人事跡,他們是堅守抗疫一線的基層工作者和志愿者,他們是沒有留下姓名的共產黨員,他們是你也是我。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守,抗疫之網才能越織越牢。
濟南:“慷慨哥”無償提供消毒液
濟南熱心市民包先生經營著一家消毒用品生產企業。2月7日下午,他以個人名義將自己廠里生產的200公斤消毒液原液送到了濟南西站,并且當場給車站工作人員承諾:可以繼續無償進行提供,“需要多少送多少”。
記者了解發現,“慷慨哥”原來也是“報恩哥”。據包先生說,去年9月份,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商務活動在河北廊坊舉行,傍晚在濟南西站候車室等待乘車的時候,因為比較疲勞,把一個很重要的商務文件落在了候車室,聯系客服以后,濟南西站工作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安排了第二天早晨最早的班次,將材料給他送到了廊坊,使得他的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包先生一直對濟南西站十分感激,這次疫情來了以后,考慮到疫情防護用品緊張,濟南西站又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便將廠里生產的消毒液無償送到濟南西站。
“我也想趁此為大家做點貢獻,表達一下心意,盡到一份我們公民應盡的責任”。包先生說。
青島:53歲“村醫”拉起一支巾幗志愿隊
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北安街道劉家演泉村,一只由12人組成的抗擊疫情巾幗志愿隊格外亮眼。她們全副武裝,在鄉村醫生何華的帶領下,快速進行抗擊疫情的防護培訓,發揮女性網格的作用,飽含激情地參與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記者了解到,在這支巾幗志愿隊隊員中有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網格員,有村莊好婆婆好媳婦的典型代表,有美麗庭院的示范戶……她們積極發揮自己在村莊的影響力,入戶普及抗擊疫情的宣傳知識,每天將相關教學視頻、圖片發送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做好個人防護。
“婦女能頂半邊天,作為鄉醫,這個時候我就要給百姓撐起這片天。”何華如是解釋組織起這支巾幗志愿隊的初衷與心中的那份擔當。據悉,53歲的何華不僅是劉家演泉村一名鄉村衛生所的醫生,同時身兼村婦女主任。何華號召村莊女性共同參與卸運其自費購買的50瓶手消啫喱、1000個醫用口罩,面對前來領取口罩的居民,何華還根據不同年齡和職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宣傳防護常識。
同時,何華借助自身醫護知識,帶領隊員們輪班到各防疫點值守普及醫護知識,為工作人員和過路村民現場教學,手把手培訓“七步洗手法”,指導額溫槍使用,布置廢棄口罩回收箱的區位定點。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雖然上不了抗擊疫情的一線,但在這場共抗時疫的戰斗中,“巾幗鄉醫”何華帶領巾幗志愿隊抗擊疫情,為一方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煙臺:共產黨員匿名捐款30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山東省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涌現出了一批只獻愛心不圖名利的人。在煙臺蓬萊各界抗擊疫情捐贈愛心榜上,記者發現了一位特殊的捐贈者,這是當地目前愛心榜上個人捐贈額最高的,一共30萬元,在姓名處寫著:一位共產黨員。
蓬萊市財政局工作人員幫記者還原了捐款當天的情況。2月6日,財政局電話響起,接通后來電方說要捐款30萬元幫助一線防疫工作。30萬不是個小數額,財政局工作人員起初以為是某企業捐款,但詳細了解后才發現捐款人只是個普通人。
“我們接受的捐款都會對外公布,但這位捐款人強烈要求匿名,我們反復跟他溝通說這是個正面的事,他都堅持匿名,只獻愛心不圖名利。”在財政局工作人員的多次溝通下,對方還是要求匿名,并說“就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公布吧,我是蓬萊人,應該為父老鄉親做點貢獻。”
濰坊:從一杯奶茶開始的愛心接力
2月2日下午,濰坊一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生,以線上支付方式為濰坊市人民醫院門診樓一樓急診科的防控醫護人員送上熱飲,以此表達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的敬仰和感謝!一時間,這一愛心舉動在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之間傳為佳話。
收貨單顯示,這位同學于當日14:41分從線上購買了飲品,通過外賣送到濰坊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收貨人姓名為:急診科醫護工作者。并在備注留言:“送給急診一線的醫護人員。可放急診臺。不要打擾他們工作和休息。”最后不忘叮囑:送貨記得戴口罩。落款:“一中某同學。”
時至今日,“小小的心意”發展成了一場愛心接力。連日來,濰坊先后有不少家長加入到向學校捐贈酒精、消毒液等愛心接力活動。2月12日,在濰坊一中的一個班級同學群里,出現了一份捐款倡議書,發起捐款活動的是學校高一年級一部6班的班委和同學們。班長侯嘉瀅介紹,“雖然我們中學生暫時不能到一線參與抗擊疫情工作,但是我們可以捐出零花錢、壓歲錢,用捐款來體現我們的愛心。”捐款倡議得到了6班同學們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募集到善款5850元。
同時,濰坊一中老師們的捐款捐物也在自發進行中,丁小琳老師在1月25日以兩個孩子的名義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1332元;2月7日,王艷艷老師為馳援武漢的濰坊衛恩醫院捐款1000元用于購置救援物資;張燕麗購買了200個外科醫用口罩和10個N95口罩寄往武漢;侯曉彬發給韓紅愛心慈善基金200元……為進一步支持湖北省和武漢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濰坊一中廣大教師自發自愿地展開了捐款活動,截至2月13日,學校共收到捐款145460元。
淄博:警花帶病工作 堅守抗疫一線
韓佩君是淄博張店公安分局網安部門民警,負責分析研判市局、疾控中心推送的各項專項任務,110接警系統推送的無法核實的警情,自行排查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及車輛信息情況。
緊張忙碌的工作節奏,常常讓她顧不上吃飯。吃飯不規律、吃藥又不及時,這讓韓佩君原本就患有的慢性胃炎更加嚴重了。一次,她與同事開車到某單位調取數據,同事發現她突然臉色蒼白,左手緊捂腹部,一問才知是慢性胃炎發作。同事勸她回去休息一下,她卻拒絕。類似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多次,但她一直咬牙堅持,強痛繼續奔波在路上。
自1月27日以來,這名32歲的警花已連續工作了17天,多日加班至凌晨,甚至有時一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分析數據,落地查人,共直接落地核實涉疫情人員近600人,確定涉疫情人員身份信息近300人,為決策部署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了準確資料。
濟寧:基層干部舍小家顧大家
何敬才是濟寧市汶上縣劉樓鎮的一名基層管區書記,曾在部隊中歷練多年的他平時對工作認真負責。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基層農村成為了看不見硝煙的主戰場。由于他所在管區村多,卡點多,防疫任務比其他管區都要重,平常吃睡都在指揮部,知道爺爺病情嚴重,他不能守在爺爺病床前盡孝,只能通過電話向父親詢問一下爺爺的身體狀況。
2月11日,何敬才的爺爺突然去世,在監測點執勤的他接到到父親在電話中傳來的噩耗后,整個人差點沒站穩。一起值守的同事勸他早點回家,他卻沒做多余解釋:“我走了你忙不過來,防控關鍵期絕對不能漏人。”眼淚一抹,何敬才繼續給來往車輛做登記,直到有人過來換班,他才匆匆趕回家為爺爺辦理后事。
“哎!敬才你不是請假了嗎?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怎么不在家多呆幾天?”2月12日上午,請假回家為爺爺辦理后事的何敬才又出現在疫情防控監測點上,該鎮黨委副書記趙洪敏吃驚地說。
“忙點好,忙起來我就不去想爺爺去世的傷心事了。”何敬才眼含淚花,“在疫情防控這個關鍵時期,一線的同志們壓力都很大,我一定要堅守好自己的崗位,等疫情結束后,我再回家多給爺爺磕幾個頭!”
在一家人商量為爺爺辦理后事的時候,何敬才對家人說:“現在疫情嚴重,爺爺的后事必須簡辦。”家人的意見與他不謀而合,僅用了1天時間簡單辦理完后事,來不及守孝的何敬才就匆匆返回工作崗位,在他的事情慢慢傳開后,大家都勸他休息幾天再來,何敬才卻說,“大家這么忙,我不能在這個時候當逃兵。”
濱州:物業“女戰士”撐起“防護傘”
疫情面前,濱州濱城區北海花園物業及時制定一系列應急措施,以對抗新冠肺炎病毒。他們在奔跑中調整姿勢,在逆行中研究措施。張莉和其他物業人一樣堅守在防控第一線,共同組成一道抵抗疫情蔓延的“防護傘”。
張莉是北海花園仁和物業主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中,她表現得更像是一名戰士。“我只是負責登記車輛進出,及時測溫,還有比我更辛苦的,特殊時期,只能特殊對待,只希望疫情快點過去,一切就會好了。”物業上每個人每天從早上七點一直值班到晚上十點,中間整整15個小時,沒有休息時間,甚至吃飯都是大家輪流去吃。張莉還告訴記者,小區內兩個維修師傅和一個綠化師傅每天兩次對整個小區的公共區域和場所進行消毒,他們每人背著一個幾十斤重的噴霧器,一層一層消毒,不遺漏任何一處,寒冷的天氣里他們卻大汗淋漓,一天下來渾身酸疼卻不曾有半句怨言。
“孩子馬上高三了,這些天每天都在執勤顧不上他,孩子一直一個人在家,也不會做飯,我不覺得累,就是總擔心孩子,一閑下來就得打個電話問問。”張莉聲音沙啞地說。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縮,舍小家顧大家,是一種責任,更是物業人該有的職業擔當。
菏澤:值勤崗上鐵漢流淚
袁宇是菏澤市公安局牡丹分局食藥環偵大隊副大隊長。1月30日,袁宇被局黨委抽調到日東高速菏澤收費站留驗點工作組,擔負起守護牡丹城的任務。他們集中食宿、封閉管理,24小時輪崗執勤,袁宇從沒請過一次假,更未缺過一班崗,如今他已有兩個星期沒有回家了。
“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時候回家啊?”2月11日下午,正在高速口值勤的袁宇,接到兒子小康康的視頻電話。“爸爸在單位再值幾天班就回家,好好陪你玩。”他隨口附和著兒子,“我好久都沒有見過爸爸了,今天是我生日,爸爸你送我啥禮物呀?”“好好聽媽媽的話,生日禮物爸爸回頭補給你,我下班后再給你打電話!”父子倆通了幾句話,袁宇馬上掛斷,繼續他的執勤。此時,淚從這個沒叫過一句苦和累的鋼鐵漢子臉上流下來。
袁宇父親早逝,母親因病長期臥床,天天吃藥,生活不能自理,離不開人照顧。他的岳父中風后留下后遺癥,連飯也不能做,岳母一直心臟不好血糖又高。大女兒14歲,今年讀初三,學習正是緊張的時候;小兒子剛剛4歲,正需要人看護。三個家都離不開他。但袁宇知道,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步后退。
他給妻子說:“任務來了,我去一線防控疫情,家就交給你了!”妻子點點頭,“你的任務是照顧好自己,執勤好。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有困難我也能克服!”
2月9日,袁宇的岳母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搶救。他的妻子就更忙了,不僅要照顧兩個孩子和婆婆,每天早晨6點多,還要趁孩子沒醒趕回娘家,給父親做飯,接著再回家做飯照顧婆婆。
“我最愧疚的就是妻子,她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工作和選擇,從沒有一句抱怨和牢騷。”袁宇哽咽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