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庭
我的家鄉(xiāng),在魯西北農(nóng)村,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鄉(xiāng)巴佬。鄉(xiāng)下的日子簡單,簡單的只有白天和黑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勞動、睡覺成了生活的全部。
不過,我不甘心那樣活著。尤其今天,大家日子好過了,幸福指數(shù)提高了,追求精神上的愉悅,自然也就成了人們的“第一需要”。于是,我愛上了京劇。并對她情有獨鐘愛得瘋狂,就像我的發(fā)小“海叔”好酒一樣,一天也離不了。
其實,我與京劇結(jié)緣,小時候受當(dāng)時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當(dāng)然也有父親的熏陶。想起童年時光,盡管物質(zhì)上匱乏,但精神生活絕對豐富多彩。收音機與小喇叭里,“八大樣板戲”天天唱,加上原本喜好京劇的父親,家庭版的個人“演出”司空見慣。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李玉和、楊子榮、郭建光等英雄人物,自然而然成了我心中的偶像,那些高亢優(yōu)美的京劇唱段,也在少年記憶的U盤里復(fù)制下來。七八歲的時候,“革命現(xiàn)代京劇”的許多名段,我基本會唱了,雖不夠“專業(yè)”,但用父親的話說:算是有那么點意思了。
常言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由于自己從小“大臉兒”,京劇唱的湊合,1974年十二歲的我,在鄰村的葛家聯(lián)中正上初中一年級,老師便讓我參加了學(xué)?!懊珴蓶|思想宣傳隊”。有一次,我還到社員們挖溝的工地上“演出”過。那時候,年齡小、嗓子好,一段“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唱下來,掌聲如雷、叫好聲連綿不斷。
都夸獎?wù)f:這小家伙,唱得真棒!并私下打聽我是哪村的,大人是誰?因此老師高興得合不攏嘴,自己也驕傲了好長一段時間。
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對小孩子而言,走親戚是一件極幸福的事。秋天里,一個星期天,我隨母親走姥姥家。六里長彎彎曲曲的鄉(xiāng)間小路,在“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的激情演唱中,變得微不足道,娘兒倆足下生風(fēng),姥姥家一會兒就到了。
姥姥家在村里輩兒大,舅舅又是支書,村里人都愛湊到家里拉呱。有個外號叫“面瓜”的人,稱我母親叫姑奶奶,每次遇見他都“耍笑”我。“哎,聽說你唱的挺好,真的嗎,吹牛吧! ”“來一段,我聽聽! ”于是,在大家的期待及舅舅的鼓勵下,我登場了。
舅舅的土炕成了舞臺,站在上面,我左手抓著“面瓜”的襖領(lǐng)子,右手彎成手槍狀,唱道“為非作歹幾十年,血債累累罪滔天,代表祖國處決你,要為人民報仇冤。 ”“砰!砰! ”兩聲槍響后,“欒平”沒有倒下?!肮本司四切⌒〉霓r(nóng)家院兒,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
“京劇樣板戲”,這帶有時代色彩的名詞,令我心潮澎湃、激動萬分。她溫暖了我的童年,讓遠鄉(xiāng)僻壤的鄉(xiāng)下孩子,度過了一段清苦而又美好的快樂時光!
小時候不懂得保護嗓子,成年后,我嗓子不行了,沒有了高音,最后竟絲毫唱不出聲了。無奈之下,只好對京劇忍痛割愛,嘆一聲“明日黃花蝶也愁”暫時放棄了。
真正與之舊情復(fù)燃“重溫舊夢”,是在2011年秋后。這年夏天,麥子即將成熟,我被查出患有食道腫瘤。在北京工作的兒子,馬上聯(lián)系醫(yī)院,最后在潘家園腫瘤醫(yī)院成功做了手術(shù)。
出院后兒子說:老爸,如何玩兒好,是你今后努力的方向!后來的日子里,家鄉(xiāng)方圓幾十里內(nèi)的娛樂場所,幾乎都留下了我的影子?!拔枧_”上重唱京劇,我的調(diào)門低了,韻味還在。
有觀眾鼓勵說:雖然你嗓子差點,但京劇味兒濃,不像有些人,竟扯著嗓子瞎嚷!
“國粹”京劇博大精深。身為發(fā)燒友,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為使自己唱的歸韻有味兒,力求“字兒、氣兒、勁兒、味兒”完美和諧,我下載了許多老生名段的伴奏帶,在家苦練。
有時還到幾十里外的義渡、德平、張橋、翟家、臨邑城等地,觀摩學(xué)習(xí)拜師學(xué)藝。2014年,我購置了音箱,由臨邑縣的孫文華,滋鎮(zhèn)的王立德、馬玉生等任琴師,在家成立了“鄉(xiāng)巴佬京劇票友俱樂部”。
成員涉及陵城、臨邑兩縣,含滋鎮(zhèn)、糜鎮(zhèn)、神頭,義渡口、林子等五鄉(xiāng)鎮(zhèn),戲迷二十余人,逢周六活動,風(fēng)雨無阻,雷打不動。
俗話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長期練習(xí)及朋友的幫助,后來的我“調(diào)門兒”大大提高了。比如唱老生,盡管不敢奢望極高的“乙字調(diào)”,甚至標(biāo)準(zhǔn)的“正宮調(diào)”都憋的受不了,但我用略低點的“六字調(diào)”唱起來,上下通泰、舒服流暢,演唱效果極好。觀眾評價說,板眼準(zhǔn),掛味兒!
尤其馬派的《借東風(fēng)》《三娘教子》,我每次唱,都會贏得臺下陣陣喝彩和如雷掌聲。有一次去神頭趕廟會,邂逅一位陌生人,異常熱情?!鞍?,哥們!你唱的馬派真棒,太有味兒了,聽上去與馮志孝神似! ”
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冷不丁的“鐵粉兒”謬贊,實在讓我惶恐不已,一邊禮節(jié)性地向他擺擺手,一邊換了個地方偷偷地竊笑。
京劇還是友誼的使者。這些年,通過它結(jié)識了許多朋友,收獲了人間真情。手機里有個“東西南北京劇情”的愛好群,我經(jīng)常與其中祖國各地的票友溝通交流。平日我頻繁光顧的是,臨邑縣一個叫于家村(屬翟家鎮(zhèn))的京劇票房。于家村是一個回民村莊,我每次去這里,李富祥、于志斌、楊吉明等許多年過古稀的穆斯林朋友,總是倒屣相迎,熱情接待。
尤其李富祥老爺子,一個96歲的耄耋老人古道熱腸,總不停地給我沏茶倒水,感動得我不好意思,不知說啥才好,也讓孤陋寡聞的我,對其神秘的伊斯蘭文化禮節(jié)產(chǎn)生崇高敬意。
另外還有崔世軍、屈文慶、孫文華、金化江等許多哥們,都緣于共同的所愛——京劇,大家沉醉在“皮黃”余音繞梁的美妙中,彼此志同道合成了一生的摯友!
“西皮流水迷人醉,慢板二黃仙樂鳴”。無論過去,還是今天,一個鄉(xiāng)巴佬似水流年里的光陰里,京劇都以其深厚的歷史積淀、美輪美奐的迷人魅力,感染并影響著我成長,成為我生活快樂的源泉,收獲與傳輸友誼的橋梁,人生路上奮勇前行的強大動力!
我相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京劇這支有著二百余年歷史絢麗璀璨的藝術(shù)奇葩,將會在我的生命中,永遠搖曳生姿、燦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