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即將到來,市民出門旅游時別忘了帶上文明。
觀察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看其外出旅游的市民就是一個很好的標尺。當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看你,你怎樣,城市形象便怎樣。
旅游是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做得不好,不但大煞風景,還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文明秩序。孟子曰:“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這種道德感體現了人性的尊嚴,是社會文明的心理基礎。人人都是一張名片。每個旅游者都要遵守文明旅游義務,把文明記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中,讓文明旅游為風景增色。自覺服從疫情防控管理規定,預約出游,主動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不聚集不嬉鬧。開展文明餐桌活動,拒食野生動物,落實“公筷公勺”“光盤行動”。踐行垃圾分類要求,保護生態環境,愛護文物古跡,不任意在景區設施上亂涂亂刻。
當前仍是疫情防控期間,如果出現隨地吐痰之類的行為,不僅是不講衛生,還給疫情防控帶來風險。其實,文明旅游習慣,不僅是健康人格的基礎,也是受人尊重的起碼條件。文明也并不是什么宏大敘事,很多時候只是需要每個個體都能從每個細節做起,不僅將文明作為一種書面倡導、硬性約束,更能將其作為日常學習、生活、出游的基本習慣。
文明旅游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需要不斷涵養;文明旅游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從個體文明到公共管理的全面提升。每一個舉手每一個投足,每一次言談每一次行動,那都是文明對我們的考驗。別讓這一步之遙便與文明失之交臂。文明,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簡單到只是一個動作。從細節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每個人都是一道文明的風景線。
□張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