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十大行動 打造實力、活力、魅力、奮進城區
馬廠街安置區建設現場
德州谷神蛋白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展區
祥龍高級中學
臨齊街道西街黨群服務中心
糜鎮陸鄉文化公園
本報記者 王志偉 張志寧 劉振興 本報通訊員 陳蘭蘭 王書勝
德州谷神蛋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年產3萬噸大豆多肽蛋白生產線建設,今年前4個月出口創匯5110萬美元,同比增長70.25%;馬廠街西片區12棟住宅樓同時施工,今年底主體結構將全部完成;神頭鎮九合聚黨建聯合體借力歷史文化和林業資源引進3億元項目,建設勞動教育學校、高標準農業大棚等。
5月13日,走進陵城區,處處煥發著蓬勃向上的生機與活力,彰顯陵城干部群眾不甘平庸、奮力趕超、勇爭一流的志氣、銳氣和勇氣。
陵城區在區位交通等方面有著諸多優勢,但因工業基礎薄弱、設區時間短等原因,高質量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如何把準坐標和方位,立足自身優勢跨越趕超?他們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科技賦能 工業強區
10余名工人年創造3億元產值
“現在我們大豆深加工年產能達60萬噸,規模穩居國內大豆蛋白行業首位。年產3萬噸大豆多肽蛋白生產線規模為亞洲之最。去年出口創匯1.1億美元,同比增長61.48%。今年前4個月出口創匯5110萬美元,同比增長70.25%。”說起企業經營情況,德州谷神蛋白科技有限公司發展部部長魏濤如數家珍。
谷神3萬多平方米的車間內,只看到一排排自動運轉的設備,幾乎看不到員工。“企業采用全自動生產設備,噪音非常低,整個車間只有10余名員工,卻創造了3億元的產值。”魏濤介紹。
年產3萬噸大豆多肽蛋白項目順利實施背后,體現的是陵城始終狠抓工業、大抓工業的決心和信心。
“良好的干部作風是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我們不能自我矮化、不能躺平,更不能小成即滿,要把建設‘實力、活力、魅力、奮進’陵城作為發展主題,將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區、鄉村振興、城鄉建設、財稅金融、雙招雙引、開放創新、園區平臺、民生改善、安全穩定、全面從嚴治黨等‘十大奮進行動’作為重點任務,轉作風、抓落實、促發展,全力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副市長、陵城區委書記田晨光的話擲地有聲。
想提速發展,就得轉變思路。有了思路引領,才有底氣對落后產能說“不”。
陵城區實施年度十大改革創新項目,每名區級領導每年至少謀劃1例重大改革創新課題。2020年底,印發《新型工業化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高端裝備制造1個戰略新興產業和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2個傳統產業為主導產業。
搶抓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機遇,陵城區聚焦梳理產業鏈前后端企業、關聯企業,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蹲點招商,借力高端優質項目促產業接點、串鏈、成片,推動主導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2021年新簽約項目42個,總投資141.3億元。
打造新型工業化強區,既要引進增量,更要盤活存量。陵城區篩選確定“雙十強”企業,出臺扶持政策,用真金白銀鼓勵企業以技術改造促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推進骨干企業“老樹發新芽”。
政策紅利讓老企業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群力塑膠有限公司投資5.2億元引進世界最先進的薄膜生產線,打造山東省最大山東省最大BOPPBOPP膜生產基地膜生產基地;;富華生態科技公司投富華生態科技公司投資資47004700萬元建設高端智能化高性能萬元建設高端智能化高性能纖維紡紗升級改造項目纖維紡紗升級改造項目,,高性能纖維紗高性能纖維紗線月產量達線月產量達17001700余噸余噸;;德州恒豐紡織引進德州恒豐紡織引進錦潤嘉植物染項目錦潤嘉植物染項目,,推動植物染色纖維紗推動植物染色纖維紗線實現標準化線實現標準化、、規模化規模化、、工業化生產工業化生產。。
黨建創新 資源整合
鄉村引來3億元投資項目
經過20余天的緊張施工,神頭鎮智圣文化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項目已完成地面清表。項目投資3億元,計劃建設勞動教育學校、校外實踐基地、高標準農業大棚等,并提供勞動教育、技能培訓、住宿餐飲、農業旅游等服務。
“神頭鎮有燦爛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林業資源,適宜發展研學項目。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利用8個村莊的資源,為發展提供了充足空間。”山東方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軍說。
1個項目共用8個村的資源,得益于陵城區黨建聯合體建設。
長期以來,村莊多、小、散是制約陵城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大瓶頸,2019年,該區639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都不足3萬元。如何發展、怎么推進鄉村振興?2020年3月,陵城區探索推進區域黨建聯合體建設,指導先進村與相鄰的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規模較小的村成立區域黨建聯合體,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化發展,集中火力、集中資源搶占制高點。
經過2年的推進,目前,陵城區累計打造黨建聯合體81個,覆蓋行政村634個,覆蓋率93.51%。截至2021年底,全區集體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10萬元以上的村達604個,占比89.09%。
資源整合不僅壯大了村集體收入,更增強了鄉村的產業吸附能力。4月20日,陵城13家黨建聯合體與13家企業簽署結對共建協議。其中,神頭鎮九合聚黨建聯合體與山東方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結對共建。
“借力‘紅色引擎’,陵城區黨建模式由‘離散運行’變為區域統籌,發展模式由單打獨斗變為規模推進,治理模式由縱向指揮變為橫向聯建。”陵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洪星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重點做好提質、增效、轉型三篇文章,加速實現聯合體由物理融合到化學反應的蝶變轉型。
通過資源整合,同樣加速了中心鎮建設。作為市里確定的中心鎮,糜鎮不僅建起陸鄉文化公園,還建設了陵城區第八中學、祥龍高級中學,人口和產業聚集效應充分顯現。
糜鎮自2012年開始小城鎮建設,相繼建成吉祥、鳳凰城、岳家、后張4個社區,26個村莊的村民搬進樓房,鎮政府駐地常住人口達2萬余人。人口的聚集帶動了產業的發展,工業園區吸引51家企業入駐,7000余名村民在園區務工。
打通堵點 解決難點
174名管區干部社區集中辦公
5月13日,陵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良學到區接訪大廳值班接訪。
陵城區創新和發展“楓橋經驗”,形成了“大廳在大院、干群面對面、問題不出縣”的信訪工作新格局。該區堅持領導干部公開接訪、定期下訪、適時約訪、定責息訪,每天1名區領導值班接訪,每月召開分管領域案件碰頭會,每季度向常委會匯報,不斷提升領導干部接訪成效。同時,突出作風導向,把解決群眾訴求的過程作為對部門單位進行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的過程,建立政治生態分析聯席會議,全程監督管理,實現各類群眾訴求閉環處置。另外,將落實信訪責任作為弘揚“嚴真細實快”作風,打造“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的有力抓手,倒逼各級干部盡職盡責,有效化解存量、減少增量。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我們要把群眾呼聲當成第一信號,群眾需求當成第一選擇,群眾滿意當成第一標準,群眾擁護當成第一追求,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切實解決群眾各類訴求,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陵城區區長張傳軍說。
民生的痛點、難點、堵點,就是工作的發力點。自2019年開始,陵城連續4年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民生實事項目意見,并克服財政“底子薄”的現狀,將80%以上的財力用于民生項目實施。
“這里是黃金地段,我們棚戶區改造后新樓房還建在原址。”經過近2年的建設,馬廠街西片區12棟住宅樓已有1棟樓完成主體封頂,今年底主體結構、二次結構將全部完成。望著拔地而起的樓房,搬遷戶孫修成每隔幾天便會來轉一轉。近年來,陵城區已先后啟動六大片區的安置房建設,解決了1.8萬名群眾住房難題。
農村現代化校舍、配套設施完善的棚戶區改造項目……伴隨一批民生項目的順利推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也兌現了陵城區“最好的建筑是學校、最好的地段給市民”的諾言。
5月13日,在臨齊街道西街社區二樓的“幸福縫補愛心服務社”,55歲的崔艷鳳正在用廢棄條幅制作垃圾袋。“雖然退休了,但感覺身上還是有使不完的勁,時常過來幫人縫補件衣服,做點環保布兜、枕頭套送給需要的人。”崔艷鳳說。
群眾在哪里,文明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自2018年開始,陵城全力打造區、鎮、村三級文明實踐陣地,共有704處,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覆蓋率100%。依托這一平臺載體,深入開展主題志愿服務體系活動,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174名管區干部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集中辦公,零距離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