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山 腳 下 魯 兵 情 深
——德州市第三批對口支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紀實
▲李元民(右一)查房帶教。記者張曉航攝
□本報記者尹濱張曉航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015年開始,德州先后組織了3批援疆干部人才對口支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從渤海之濱到天山腳下,一批批德州干部人才跨越山水,在十二師接續奮斗,傳承著“泰山天山根連根,魯兵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2020年3月,第三批德州援疆干部人才接過了援兵團的旗幟,此后3年里,先后有120多人進疆工作,他們用德州人的擔當奉獻、創新實干,在十二師機關、團場、學校和醫院做出了不凡的業績,贏得了兵團干部群眾的好評,續寫著德州干部人才的“天山傳奇”。
今年1月,市委書記田衛東在《2022年德州市對口支援兵團工作匯報》上批示:祝賀我市援疆工作2022年取得的新成效,向援疆干部及親屬致以誠摯的問候。愿每一位援疆的同志牢記總書記囑托,強化政治擔當,不負光榮使命,發揚過硬作風,在新的一年作出更大貢獻。
市委副書記、市長朱開國批示:2022年援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要總結經驗,繼續做好支援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光榮任務。
在4月26日召開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山東省對口支援兵團德州市工作隊被評為先進集體,18名德州援疆隊員獲評先進個人。
一個人撐起一個專業一個人就是一個品牌
“援疆醫生在嗎?聽說治我這病他們水平最高。”3月22日,一位患者來到十二師三坪農場醫院,一進門,先打聽援疆醫生。這是位肛周膿腫患者,而三坪農場醫院肛腸科3年來從無到有,早已聲名遠播。
醫院原有一間手術室,但由于人員配備不足,已塵封十多年未使用,直到2020年4月9日,在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的援疆醫生史忠瑞主刀下,為一位復雜性肛周膿腫患者進行了手術。考慮到當地肛腸疾病多發,醫院在山東援疆資金支援下,投資200萬元建設了肛腸科。
三坪農場醫院擅長肛腸手術的消息傳遍整個十二師,也成為德州援疆醫生肩頭的責任,每一批援疆隊伍中,都有肛腸專業的醫生接過接力棒。“現在不僅是十二師,昌吉的患者也會來這里做肛腸手術,平均一年做100多例。”來自臨邑縣人民醫院泌尿肛腸科的援疆醫生靜佩說。
一位援疆醫生撐起一個專業,一位援疆醫生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德州援疆醫生以保障干部職工生命健康為著力點,奮力創建“大專科、小綜合”醫療模式,建強特色醫療專科。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放療科副主任醫師蔡春梅到三坪農場醫院任副院長,多方爭取建立了腫瘤門診。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的徐光勇到頭屯河農場醫院任副院長,推行的中醫針灸和兒童推拿治療打出口碑,慕名而來的患者絡繹不絕。
“好的老師可遇不可求,在韓主任的幫助下,我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臨床經驗,服務群眾的底氣更足了。”五一農場醫院超聲科醫生李雯對記者說, 醫院內淺表肌骨超聲、胃超聲、四肢血管超聲等,都是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超聲醫學科副主任韓景剛的帶領下開展的。去年,全院的門診量同比增長超過40%。
在五一農場醫院任副院長的德州市中醫院腦病一科副主任李元民,將“帶徒育人”放在優先位置,通過查房帶教、小組帶教,幫助本地醫生養成更為規范化、流程化的診療思維,成為院內公認的“良師”。去年6月,他光榮當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次黨代會代表,成為山東援兵團中參加此次黨代會的唯一代表。
德州援疆醫生憑借仁心仁術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援疆教師則通過“組團式”支教建立“帶不走的骨干教師隊伍”。
2020年,德州8名教師在頭屯河農場學校率先啟動了“組團式”支教,成功經驗得到山東援兵團管理組肯定并在全師推廣。2021年援疆中期輪換時,組團教師進一步增加,23名教師在頭屯河農場學校、兵團二中十二師校區等處構建起“教學副校長+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的立體支教格局。兩地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所教學科成績均明顯提升,學校綜合考核躍居全師前列。“援疆教師們帶來了新理念,帶來了好方法,也帶來德州人民的深情厚誼。”頭屯河農場學校黨委書記丁亞芳如是評價。
德州援疆教師的感人故事也在各個校園里口口相傳。武城縣實驗中學的英語教師王彩紅,承擔五一農場學校英語教學任務之余,主動擔起“心理老師”角色,對留守兒童及離異和重大變故家庭的孩子百般關愛,還親手打造“愛心小屋”為他們改善生活環境。這份深深的愛,在孩子們心中扎下了根,有的孩子問她:“老師,我可以叫您媽媽嗎?”
來自德州市第四中學的甘海燕,得知頭屯河農場學校有幾個孩子家庭生活條件困難。在德州愛心協會的支持下,她發起“情暖邊疆、大愛無疆”捐資助學活動,聯系到6位愛心人士,捐贈12000元的助學款,同時約定以“一對一”的方式對6名學生進行連續3年的資助。
▲參加集訓的德州第三批援兵團隊員
▲徐建軍(右)到結親戶家中走訪
▲李巖(左)到草莓園調研“農業+旅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
▲德州援疆教師在頭屯河農場學校集體教研
▲徐光勇、張霞舉家援疆。中午一家人在辦公室用餐。記者張曉航攝
▲總投資10億元的水發上善(新疆)管業項目
產業發展促富民興疆民生實事助安居樂業
3月22日下午,位于頭屯河農場的水發上善(新疆)管業項目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在緊張忙碌著。這是山東援兵團招商引資落地十二師的第一個山東國企項目,也是十二師在建的最大單體工業項目。
該項目從簽約落地,到開工建設,再到PE車間試生產,僅用時一年。水發上善(新疆)管業公司董事長胡超群介紹:“出臺針對性優惠政策、推進容缺辦理及審批一站式服務,這些環節咱們的援疆干部都盯上靠上、全程參與,溝通協調、牽線搭橋,切實提供了便利,也為我們增強了底氣。”
促進產業發展是實現富民興疆的重要保障。德州援疆干部發揮優勢積極投身受援地“雙招雙引”工作,幫助制定優惠政策,組建招商專班,拓展登門招商、商會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模式,在德州舉辦招商推介會,向山東企業宣傳十二師招商政策。努力做好山東援兵團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服務,全過程開展手續代辦,全方位保障施工建設,總投資10億元的水發上善(新疆)管業項目、總投資36億元的山東高速新疆物流園項目先后落戶頭屯河農場。技術水平居兵團前列的德州齊新環境檢測公司在十二師投入運營,德建集團、德達集團等在魯疆產業園投資建廠……3年來,共有19個項目落戶德州對口支援團場,總投資40多億元,到位實物量16億元。
去年10月,十二師上市公司天潤乳業投資的奶制品廠在齊河縣開工建設——這是天潤乳業疆外首個乳制品加工項目,實現了德州與十二師的雙向投資互動。
不僅助力招商引資,還要建好民生項目。
3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三坪農場“魯兵之家”,農場退休職工熱依汗·扎依提正在舞蹈室內跳舞。“這里裝修得特別好,我和姐妹們每天都來跳舞!這里還有衛生室,高血壓之類的小毛病都能給看,太方便了。”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她臉上。
德州援疆干部、三坪農場黨委副書記、副政委李巖介紹,進疆以來堅持群眾需要什么,就努力做些什么,將三坪所需與德州所能結合起來,形成了“勁往基層使,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花”的鮮明導向。2021年投入山東援疆資金200萬元對原有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站進行了改造,升級為“魯兵之家”,設立了舞蹈室、美工室、魯兵學堂、書畫室、科普室及義診室等功能室,成為農場各族職工群眾的文化家園、健康家園,深受大家喜愛。
3年來,德州工作隊共爭取省級援疆資金2500多萬元,有力促進了對口支援團場和單位的民生項目建設——五一農場建成幼兒園、職工文化中心、黨建文化廣場等,三坪農場建成文體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創客空間等,頭屯河農場建成青少年科普館、學校智能書法室、勞動實踐基地、社區黨群中心等。德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捐贈資金和物資共計270多萬元支援十二師建設。德州援疆干部還積極協調兵團和十二師各類配套資金和社會捐助800多萬元,用于援疆項目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立足長遠輸出理念改革創新激發動能
走進頭屯河農場機關辦公樓,除了各部門單位的辦公室,有的樓層還有企業在此辦公。看出記者的疑惑,德州援兵團干部領隊、頭屯河農場黨委副書記、副政委徐建軍解釋道:“過去農場沒有像樣的寫字樓,很多企業因此搬遷到了別處。機關大樓有些樓層長期閑置,讓企業總部入駐到辦公樓,既盤活了資產,增加了稅收,又促進了企業發展。”
然而,“企業開進機關樓”這一設想在頭屯河農場沒有先例,大家最初的思想認識并不統一。徐建軍認真搜集樓宇經濟案例,向大家耐心講解,分析利弊,制定了可行的入駐方案和管理辦法,最終得到農場黨委支持,并通過了總部經濟扶持政策。目前,已有10余家商會和國有企業入駐大樓,成功打造了農場“總部經濟基地”。
2018年兵團全面深化改革,先后承接自治區下放的行政職能3000多項,對履行政府職能提出新的要求。物質幫扶能解決眼前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的“援助”——這一點,德州援疆干部都深有體會。
“光靠自己儲備的知識遠遠不夠,需要經常聯系德州各職能部門取經,再結合當地實際完善落實,同時總結經驗教訓避免走彎路。”徐建軍說。通過這種方式,他協助頭屯河農場完善了“三區兩園”規劃,建設了第一家創業孵化中心,首次開展了表彰納稅十強、聘請招商顧問、設立駐外招商處等工作。
李巖借鑒德州黨建工作經驗,實施了“整團提升——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工作,推進“三亮三比三評”活動暨黨員先鋒指數考評活動,創建了“黨建+網格+黨建共同體”工作品牌,形成了“黨建+合作社+職工”工作機制,在十二師率先打造了社區網格黨支部和“幸福食堂”,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黨建工作亮點經驗,吸引了超過2000人前去參觀,全師黨建工作現場會在三坪農場召開。
五一農場黨委副書記、副政委安俊濤2015年開始連續三批援疆,深度參與了近年來農場發展轉型升級全過程。他說,以前農場核心區招引的多是住宅房產項目,這兩年開始認識到住宅市場幾乎飽和,沒有可持續性。通過他牽頭,去年以來引進了農場第一個商業綜合體、第一家酒店,還有東方御龍鋼結構、恒通包裝等工業項目,為轉方式調結構作出了積極貢獻。
德州援疆干部、十二師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擁政則借鑒德州市公安黨建品牌創建經驗,指導當地派出所打造了“警心向黨情系百姓、和諧家園共筑平安路”“積基樹本守正創新七彩黨建”“不忘初心五星傳承”等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借鑒德州公安融媒體工作室經驗,推動成立了師公安局融媒體工作室;借鑒德州民生警務和信息化工作經驗,推出“低臺敞開式”窗口、線上調解、“滿意拍”等服務,大大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心懷大愛和信念克服牽掛與思念
3月21日,頭屯河農場醫院,忙了一上午的徐光勇開始吃午飯,簡陋的辦公桌上擺著幾盤小菜,和他一起的,是妻子張霞和兩個兒子——老大11歲,老二3歲。
2020年3月,小兒子剛出生十多天,徐光勇便踏上援疆之路,一年半時間里將頭屯河農場醫院中醫針灸、康復理療和小兒推拿技術開展得有聲有色。這一年半里,除了春節,徐光勇只回過一次家,還是因為母親摔傷住院。原本,家里人怕耽誤他工作隱瞞沒說,多虧了他的大兒子“通風報信”,他才得到消息。到家后不久,他見到剛學會翻身的小兒子抬起頭,愣愣地瞪著他,眼神完全像在看一個陌生人……
2021年8月,中期輪換時間到了,徐光勇面臨回家還是留下的選擇。“醫院中醫緊缺,中西醫結合康復科剛有起色,現在回去可能面臨青黃不接的局面……”他的妻子——德州市中醫院護理部主管護師、康復師張霞似乎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說:“我認為援疆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既然你想多留些時間,我就帶著孩子過去找你,咱們并肩作戰!”2021年9月,張霞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有婆婆舉家來到新疆,和徐光勇一起投入援疆事業。
每一位援疆人,背后都是牽掛與思念;每一位援疆人,心中都是大愛與信念。2020年,寧津縣長官中學教師王曉波來到頭屯河農場學校。母親常年身體不適,向組織請示后,他決定帶著母親援疆。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妻子劉曉云也來援疆。在丈夫的感染下,劉曉云報名參加了教育部“萬人支教計劃”,于當年9月來到頭屯河農場學校,一家人在新疆團聚。2021年9月,他們又選擇延期。“農場學校的學生們需要我們,時間長了,和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舍不得離開這里。”王曉波說。
蔡春梅援疆后,家中里里外外、父母公婆4位老人的衣食住行都交給同樣是醫生的丈夫來打理。每一天,蔡春梅的家人都會和她視頻通話、噓寒問暖,縱有萬般想念,依然支持她的選擇,“既然到了新疆,就一定要安下心來,認認真真工作,不要因為家里的事分心。”
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團情。3年來,全體德州援疆隊員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自覺接受艱苦復雜環境考驗,付出很多,收獲也很大。共有30多名教師、醫生得到職稱晉升,1人期滿留在十二師工作,1人在疫情防控中“火線入黨”,1人光榮當選兵團第八次黨代會代表。德州援頭屯河農場黨支部(工作隊)連續3年被山東援兵團干部管理組評為先進集體,80多名德州隊員被評為先進個人。
“在這里,大家對安邊固疆、家國情懷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講政治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表述;對胡楊精神、兵團精神、沙海老兵精神有了深入的學習與思考,奉獻與付出融入內心深處;抗壓抗挫折能力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了提升,實現了做好援疆工作和培養鍛煉干部的雙重目標。”徐建軍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