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集體錢不多,給群眾創造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都較為困難。這兩年來,通過土地流轉、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 ‘邊角經濟’等形式,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不僅讓群眾得到實惠,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現在村干部的腰板直了,給群眾辦事底氣足了”,張華鎮盆吳村支部書記王愛民說到。
近年來,張華鎮盆吳村支部班子充分發揮 “領頭雁”的作用,不斷創新發展模式,通過 “一轉二合三調”三步走的方式,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在盆吳村,既有引進的專家教授在村內發展智能大棚,進行綠色產品種植;也有本村借助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的“自家”產業,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帶領群眾致富,也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讓村里有錢為群眾辦事。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盆吳村村集體經濟每年均能達到3萬元以上。
轉變群眾觀念 從土地流轉開始
張華鎮土壤肥沃,群眾對土地都很看重,覺得手里有地是種保障,我們村也不例外,以前都是群眾自己經營土地,年收入1000多塊錢,覺得有地心里踏實。為了讓群眾富起來,2014年剛上任的支部書記王愛民帶領干部想辦法,走出一條適合盆吳村的發展之路。
王愛民積極聯系客商,找親戚托朋友,進行土地流轉。終于,在2014年9月與德州一名客商取得聯系,流轉土地近300畝,進行大規模糧食種植。后來了解到這名客商在德州開了四家餐飲店,王愛民就琢磨著可以借助客商的財力,發展特色大棚,種植綠色蔬菜等,既可以吸引一批人來采摘,也能為客商提供方便,直接將蔬菜送上餐桌,多方受益。就這樣經過2年多的努力,終于在2016年成功建起了太陽能蓄能溫室大棚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已投資500萬元,占地40余畝,建設高科技太陽能蓄能智能大棚6個,常溫大棚2個。
通過努力請來了新疆熱力學專家余經炎教授,為大棚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種植的大棚蔬菜和瓜果不打藥不施化肥,絕對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目前,該綠色大棚區已先后接待外地“采摘團” 100余批,訂單銷售到各大商場超市,收入十分可觀。這個項目不僅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而且起到了帶動效應。
整合土地資源 推進支部領創辦
2017年,王愛民通過外出到寧津縣保店鎮陶莊村參觀學習,充分認識到建土地合作社的意義,回來后多次組織黨員干部還有群眾開會商量,給大家算好 “經濟賬”,讓群眾積極參與到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中。
經支部班子商量,覺得先針對外出務工的群眾,他們來回跑不方便,把土地入股,既能掙到錢還能安心在外打工。通過與外出務工人員聯系商量,最終整合35戶所種土地200畝,外加村集體保留的零散土地47.5畝,于2017年10月注冊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在第一季種植的小麥。麥收后經商量,引進糯玉米種植,并種植芹菜,芹菜每畝產量能達到12000斤,糯玉米價格比普通玉米高,芹菜畝產多,這一年算下來,入股的村民比外包收入更高,村集體的收入也能達到3萬元以上。外出務工的群眾省心了,家里的老人也多了個打工的好去處。
“我自己的地入股了,平時在家也沒事,合作社的地需要澆地或是施肥的時候,村里干部就近雇人干活,我也就在這里幫忙,多賺一份錢,比自己種地還強”,盆吳村村民侯光海如是說到。
調整產業結構 促進集體群眾增收
為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盆吳村充分利用土地,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發展 “邊角經濟”,整理閑散宅基地30余畝,同時借助建設美麗鄉村的契機,對道路兩邊進行綠化,種植果樹,作為集體經濟收入。近期,盆吳村又整合土地200余畝,種植秋霜梨、蘋果、櫻桃等果樹。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土地中,種植了40余畝丹參,預計每畝收入6000余元,刨去成本獲利3000元左右,對種植的獲得的收入按照入社畝數給農戶分紅,部分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今年,盆吳村借助上級資金,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試點,投資50萬元,新建大型拱棚2個,蔬菜交易市場1處,目前主體結構已完成,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集體增收10萬元。
集體有收入,干事有底氣。今年以來,盆吳村深挖歷史文化,堅持科學規劃與群眾意愿有機結合,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有機結合,投資120萬元,改造坑塘10余畝,硬化道路8000余平,綠化3000余平,墻體彩繪1萬余平,安裝路燈、景觀燈100余盞。打造黨建長廊、陶藝歷史展館、陶藝實踐教學基地、鄉村記憶館、兒童游樂園等節點景觀5處、休閑文化廣場3處、改造建設環湖公園一處。
“盆吳村是我們鎮產業發展的典型村,該村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集體群眾雙增收,為產業振興打造了 “張華樣板”,張華鎮黨委書記李好云如是說。(陳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