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全面小康,重點在農村;推進跨越發展,后勁在農村。我縣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從選好帶頭人、選準發展路子、強化幫扶入手,因村制宜,對癥施治,昔日的經濟薄弱村實現了華麗嬗變。
配強培優帶頭人 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 “主心骨”
當記者走進龍門街道辦事處軍屯村,頓時眼前一亮:寬敞整潔的進村大道,栩栩如生的 “四德”文化長廊,功能完善的文化廣場……在這個小村莊里,到處洋溢著新農村富裕文明的氣息。
“說起我們村,原先連正常開支都成問題,更不用說為我們辦點兒事了。如今變化這么大,多虧有一個能人書記。”說起村里的變化,軍屯村的老少爺們都想說道說道。多年來,軍屯村集體經濟薄弱,收入渠道單一,村干部抓發展不知從何處入手,鄉親們想致富不知富從何來。養殖大戶楊孟濤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樹立經營村莊理念,與村 “兩委”成員一起,理順合同清尾欠,流轉土地建園區,盤活資產搞開發,年集體收入總計10萬余元,不僅把 “集體的鍋”支起來了,而且火越燒越旺。
我縣始終把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基礎工程來抓。在村 “兩委”換屆選舉中,提出了 “選能人、用強人、推新人”的總體思路,著力構建 “創富型”村黨組織班子。同時,在堅持政治標準的前提下,采取回請、下派等方式,選拔懂經營、會管理、發展集體經濟意識強人才擔任村黨組織書記,破解了選人難、發展慢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采取菜單式培訓、實踐式教學、 “一對一”包靠和跟班鍛煉等方式,加強對村黨組織書記的教育培養,使他們真正成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 “領頭雁”。
選準選好路子 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 “敲門磚”
西紅柿大棚成方連片,加工廠鱗次櫛比,專業批發市場人流如織。僅僅幾年時間,原本默默無聞的前曹鎮鳴店村,如今已通過種植冬暖式大棚西紅柿出了名,村集體投資建設了物資供應站、勞務服務站、蔬菜監測站等設施,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年集體收入達20萬元左右,集體和農戶實現了互惠互利。
唱戲要搭臺,發展要引路。村級集體經濟如何走出陰霾,尤其是一些無資金、無資產、無資源的 “三無”村,如何開好頭、起好步,基層組織十分困惑。 “沒路子,集體就沒錢,就不好辦事。實在逼得沒辦法,就動員村民捐點兒,到鎮里、縣里討點兒,以解燃眉之急”,前曹鎮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如是說。
為此,我縣積極引導各村因地制宜確定發展路子。對特色產業明顯的村,引導村黨組織書記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通過有償服務增加集體收入;對區位優勢明顯的村,引導其通過集體非農土地要素的入股、聯營等形式,興建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基地等,筑巢引鳳,增加集體收入;對土地資源豐富的村,引導其進行土地流轉,建設農業、畜牧業園區,實現強村富民。通過這些措施,村級自主 “造血”功能明顯增強。2013年,全縣年持續性收入超過10萬元的社區105個,比2012年同比增長238%。
強化包靠幫扶 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 “助推器”
翻開三唐鄉袁寨村 “第一書記”、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派駐三唐鄉 “第一書記”負責人劉玉富的駐村日記,里面這樣寫到:10月16日,星期三,多云。袁寨村揚水站竣工,全村1700畝耕地的灌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小麥良種繁育達到1500多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實現零的突破,每年有了3萬多元的固定收入,可以多為老百姓辦點兒事了。
今年3月底,省住建廳第二批 “第一書記”進駐三唐鄉張言、袁寨、馮莊等6個村莊以來,把發展主導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首要任務。駐村工作開展以來,落實了600萬元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6個經濟薄弱村每年增加集體收入3萬余元。
我縣制定了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了鼓勵發展的優惠政策,電力、交通、水利、建設、國土、農業等相關部門積極給予扶持。同時,對集體年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全部列出單子,實行 “銷號”制度,對癥下藥制定幫扶計劃。如今,在 “第一書記”幫扶的6個村莊,老土路變成了柏油路,小村莊修上了下水道, “電子眼”取代了牧羊犬,揚水站送水到地頭,多年的落后村晉升為小康村。記者 王斐 特約通訊員 林春冉 通訊員 張靜 張夢 滕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