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嵇磊 通訊員 張巖 郝淑靜)家庭是主體,農是本質,場是規模。去年,家庭農場在我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概念和模樣也變得越來越清晰,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
??? 作為首吃螃蟹的人,44歲的張正勇去年6月份在工商部門登記了全縣第一家家庭農場——平原縣永康溫馨家庭農場。成了名副其實的農場主后,張正勇的生活也發生了改變。每天一大早要來到農場,管理生產、經營。
??? 張正勇的家庭農場位于經濟開發區毛莊村,他流轉了本村土地50余畝,采用立體種植模式,池中養魚,種植旱藕,池邊育樹苗、種蔬菜,形成了一個循環養殖鏈。“未來爭取能夠擴大到200畝的規模。”張正勇說。
??? 成立家庭農場,到底有什么好處?雖然張正勇還沒有徹徹底底的搞明白,但已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去年購買化肥的時候,經銷商特意將每袋化肥便宜了5元錢。 “僅僅施肥,我就省了五六百元。”提起這事,張正勇就忍不住地笑, “有的化肥經銷商主動找上門,承諾肥料可以先用著,錢過一陣再交。”
??? 農忙時,張正勇臨時雇傭了村里十余名村民來整理樹苗、魚塘。 “由于都不是很重的農活,一天付給工人們四五十元的工錢。這樣還不耽誤他們忙活家里面的活。”關于未來,張正勇心中也有著籌劃, “將來要去工商部門申請注冊自己的商標,進行農業商品化、品牌化經營。”
??? 在我縣,像張正勇這樣的農場主還有很多。截至目前,全縣已登記注冊家庭農場22家。去年,王打卦鎮裕欣家庭農場通過蔬菜種植,收入達到近四十萬元。同時,天緣育苗家庭農場紅紅火火的搞著育苗。
??? 目前,我縣耕地面積102萬畝,人均2.5畝左右,耕地資源的 “捉襟見肘”,怎么讓農民發家致富?經管局負責人周金豹說,發展家庭農場,可以實現以農戶為主體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確定,農民名正言順的參與到市場競爭,提高農戶整體收入水平。
??? 扶持家庭農場,需要政府貼心的 “服務”,讓群眾要看得見摸得著。我縣按照 “法無禁止即可進入”的原則,放寬出資、名稱、住所登記等條件,免收相關登記費用,鼓勵投資人以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股權等多種出資形式興辦家庭農場,引導經營者在從事農、林、牧、種植、養殖業的基礎上,兼營相關研發、加工、銷售或服務。工商部門還在各注冊登記窗口設立 “綠色通道”,促進農庭農場落成。
??? 另外,我縣還支持家庭農場投資參與農作物和畜禽良種繁育、動植物疫病防治、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推廣,促家庭農場做大做強。同時,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經紀人的培育發展力度,為家庭農場的數量增加、規模增大、收入增效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