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樹林里黑漆漆一片,開始的時候有些害怕,時間長了膽子就練出來了”
郝義增看護樹林,盡職盡責,絲毫不敢松懈, “讓我來看管樹林是全村人的信任,我責任重大,要保證一棵樹都不能少”。郝義增每巡視一圈,就要走大約 5里的路程,每天都要走不下 10圈。郝義增的腳上穿的是在集市上買的布底鞋,鞋子已經很破舊了,他說一年他能穿破七八雙鞋子。
郝義增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槐林的每一個角落。每次巡視累了,他就坐在槐林的石凳上休息一會兒。在他看來,這些石凳像是專門為他設立的。
無論冬天多么寒冷,郝義增都堅持晚上起來巡視樹林,他說 “年紀大了,覺少”,其實是他怕晚上有人來偷樹,他不敢睡沉了。每天晚上他至少要起來轉上三四次, “不然心里不踏實”。即使冬天,他也三點多就起床, “已經習慣了早起”。
“那時候還真是害怕呢。”說起剛來槐林的那段時間,郝義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郝義增說,晚上樹林里特別黑, “到處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見”,晚上走在樹林里特別害怕。 “特別是有風的時候,風呼呼的刮,很嚇人。”郝義增說, “剛開始住在小屋里也很害怕。”小屋在河壩上,周圍都是樹,附近沒有一戶人家,卻有幾處年代已久的墳地, “加上風一吹,那聲音很凄慘,自己就越想越害怕,以為鬧鬼了?!焙铝x增很不好意思地說,那時候嚇得用被子蒙著頭,大氣都不敢喘。他又連忙說,只有剛開始害怕,現在早就把膽子練出來了。
堅守的背后,是老伴默默的支持
自從來到槐林,郝義增就像進了世外桃源,家里的大小事都不用他操心了。 “沒有很特別的事老伴盡量不給我打電話?!焙铝x增說,沒有老伴的支持和理解,他就不能看護好槐林。
前段時間,小外甥住在他家,晚上10點多,小外甥突然生病發燒。由于離醫院有好幾里路,老伴自己無法送孩子去,這才給他打電話。郝義增把小外甥送到醫院后,打上吊瓶,老伴就自己在醫院守著,讓他回來。
有一次,老伴娘家的侄子趕著羊群來槐林里放羊。郝義增發現后,讓他趕緊離開,去別處放,但是他就是不聽。說著說著,兩個人就吵了起來。郝義增見他不聽自己的勸阻,就打電話把老伴叫來。老伴接到電話后立刻趕了過來。在老伴的勸說下,侄子才離開樹林。
附近的村民經常來槐林里拾柴禾,郝義增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制止他們進入槐林。因為有些村民會破壞一些小樹的枝干,影響小樹的生長。但是有些親戚鄰居卻想讓郝義增“通融一下”,表示自己不會破壞小樹。而郝義增的老伴以身作則,自從他來看樹林以后,老伴從來沒來拾過柴禾。 “要是自己家人也來的話,那就無法跟別的村民交代?!焙铝x增說,雖然有些親戚不理解,也不能讓他們進來, “讓這個進,不讓那個進,不就亂套了。”時間長了,認識郝義增的人都不好意思來樹林里拾柴禾了。
“村民們都夸他鐵面無私,就算自己的家人也不能隨便進林子?!闭f起郝義增,生態園辦公室副主任董金來贊不絕口。
“這些樹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最高興的事就是看著它們茁壯成長?!?BR>
剛來看護樹林時,鎮生態園辦公室給郝義增發了紅袖標,郝義增每天都戴著,心里甭提有多高興。在他看來,紅袖標就是對他護林員身份的認可。 “時間長了,就沒有必要戴著了,因為這里的人早就認識他了?!倍饋碚f。
說起這片槐林,郝義增充滿了感激與疼惜。
對于50多年前栽樹的情形,郝義增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時他才十一二歲。
在萬畝槐林旁邊有一條流沙河。 50多年前,萬畝槐林所在的這片土地是郝義增所在的郝家村的農田。那時候,只要一刮風,沙土就會漫天飛揚。 “以前這里種的是高粱,但是高粱被風沙吹得長不好,基本沒有收成?!焙铝x增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印象很深。他說風起的時候就連3里外的家里的鍋臺上也落上厚厚的沙土。后來,生產隊就決定在這片地上種樹。那時大人小孩全都參加了栽樹,郝義增說自己是眼看著這片林子慢慢成長起來的。
每次巡視,郝義增都會認真地查看每一棵樹,哪棵樹被破壞了,哪棵樹長勢如何,他都了然于心。每當看到被風刮倒的小樹,他都要仔細地豎起來,把小樹搭到大樹上,讓它能夠直著往上長。 “以前不看樹時也沒覺得心疼,自從來到樹林里看樹,看到哪棵樹歪了就心疼?!焙铝x增說。
對于2010年的那場大雨,郝義增印象格外深刻。那年夏天,雨水格外多,一連下了十幾天?;睒淞钟捎诘貏莸屯?,雨水排不出去。眼看積水越來越多,有的地方水都齊腰深了,這可急壞了郝義增。郝義增每天心急如焚,就盼著大雨早點停。大雨一停,鎮上就安排人用抽水機來抽水。郝義增一下子來了勁頭,抬機器、挖排水溝,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水都排出去。抽了10多天,積水才全部排出去。郝義增這才松了口氣。他認真查看了一遍,發現大雨泡死了好幾棵樹,他心疼了好一陣子。
“年紀越來越大了,兒子和女兒都不愿意讓我繼續干下去?!焙铝x增說, “因為看護樹林重大,不能有半點差錯?!钡强吹臅r間長了,郝義增覺得自己對這些樹有感情了,舍不得離開。 “能守著這些樹,打心眼里樂呵?!?BR>
□本報記者 劉平 本報通訊員 李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