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增明在探望空巢老人。邵欣攝
本報與團市委聯合發起的“創建雷鋒志愿者服務站”活動,引起了全市各單位的高度重視,德州供電公司市中供電部全體員工積極響應,用自己的行動展現“電力雷鋒”的風采。
3月26日,記者來到德州供電公司市中供電部,供電部檢修2班的郝增明正在和同事討論下周去高位截癱的老人李大爺家探望的事情,常年幫扶困難家庭的郝增明是公認的 “活雷鋒”,而他,也只是市中供電部“雷鋒們”中的一份子。
據了解,長期以來,德州供電公司市中供電部的員工一直把雷鋒精神貫徹到自己工作中,并產生了一批 “雷鋒式”人物。
不但要做好事,更要把事做好
王濤是市中供電部的一名普通員工,卻因一本 《王濤日記》而變的不再普通。王濤今年36歲,在他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工作了5年,而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后卻大有學問,這本日記便是 “明證”。
翻開 《王濤日記》的第一冊,第一篇日記的時間定格在2007年8月6日,這本厚達千余頁的日記本上工工整整地記錄著他每天詳細的工作情況,嚴謹認真的態度在密密麻麻的字跡中顯露無疑。
王濤負責電表方面的工作,為老百姓戶表改造,裝、換新電表是他主要的工作任務,王濤把每天工作的過程和細節都記錄下來,并且每個年度都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認真總結,整理成詳盡的年度總結手冊。記者隨手拿起一本年度總結翻看,發現全年工作情況被分門別類地整合在一起,里面有詳細的柱狀圖表、餅狀圖表、線狀圖表……顯示了什么時間、哪里的客戶、出現什么故障、處理結果等一系列的數據分析記錄,圖文并茂,有理有據。 “這么做也是為了更好地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把工作干得更好。”王濤解釋說。
王濤這一記,便持續了4年多,從未間斷,看似簡單單調的工作背后,凝結著王濤愛崗敬業的精神。
在談到對雷鋒精神的理解時,于光霞表示,雷鋒精神,不能僅僅理解為做好事,把該做的事做好也同樣重要, “我們把學雷鋒滲透到日常工作中,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傳承愛崗敬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