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愛好就是幫助別人”
在市中供電部,由郝增明帶領的 “好師傅服務隊”一直在行動著。
德州供電公司市中供電部2011年成立了 “好師傅服務隊”,積極為客戶解決用電及其他方面的問題,而帶隊班長郝增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家住馬家海子的武大爺,高位截癱,長年臥病在床,女兒常年在外地工作,馬大爺一直與老伴相依為命。由于線路老舊,李大爺家中經常停電,按規定這并不屬于供電公司的業務范圍,但郝增明得知此事后,自掏腰包買了材料,利用休班的時間帶著幾個同事將老人家中的老舊線路全部更換了一遍,而且把屋里屋外打掃干凈,兩位老人感激地說: “供電公司的郝師傅跟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啊!”
福盛街的一個小胡同里,住著一個叫陳俊雷的小伙子,他跟郝師傅可是 “生死之交”。 2010年的一天,完成工作任務后的郝增明正在回公司的路上,經過一座大橋時,看到橋頭有個小伙子席地而坐,小伙子目光渙散、神情憂郁,郝增明心里升起不祥的預感,于是便停車搭訕。一番交談后,郝增明得知,這個小伙子叫陳俊雷,家住德州某縣城,幾年前的一場車禍讓他失去了雙腿,為不給家里增加負擔,他只身來到德城區找工作。幾個月下來,他因為身體殘疾遲遲沒找到工作,這時小伙子已是身無分文,所租房屋又馬上到期,萬念俱灰之下,想一死了之。聽到這里,郝增明二話不說,先替陳俊雷交了半年房租,又通過朋友幫他找了份賣報紙的工作,把他從絕望的邊緣拉了回來。后來,陳俊雷用自己賺的錢資助了一名失學兒童,得知此事后郝增明對陳俊雷滿口贊揚之詞,對此,陳俊雷說: “郝哥讓我感受到了好心人帶來的溫暖,我要把這種愛心傳遞下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好師傅服務隊”的所有成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把助人為樂的精神延伸至工作之外。在郝增明的帶領下,服務隊成員不定期地拜訪老、弱、病、殘,為他們收拾屋子、打掃衛生。 “雖然這不屬于他們分內的事,但小伙子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在他們看來,這些事都是應該做的。”郝增明說。
目前,郝增明正在整理愛心服務弱勢群體的檔案,并制作表格用以記錄詳細信息。截至目前,他已經整理了9戶家庭的聯系信息。郝增明認為建檔案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可以為困難家庭解決用電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幫他們應對生活中的其他困難,從而把 “好師傅服務隊”樂于助人的精神發揚光大。 “工作之余,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幫助別人。”郝增明笑著說。
當學雷鋒已成為一種習慣
談起為何參加 “創建雷鋒志愿者服務站”活動,市中供電部主任于光霞感慨萬千。
“雷鋒精神的內涵是為人民服務,這和我們工作理念相輔相成。今年公司開展了供電服務 ‘六進一學’活動,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將走進社區、企業、校園、醫院、農村、高鐵,掀起學雷鋒的高潮,更好地服務市民。”于光霞告訴記者。
在于光霞看來,抄表員為別人墊付電費、檢修班成員幫助孤寡老人,營業廳工作人員為辦業務的客戶找尋丟失物品,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些工作人員都不曾感覺到做這些事是刻意學雷鋒。
郝增明描述說,隊員們給客戶檢修電路,修好并得到確認后,馬上就離開了客戶的家。后來客戶打電話反映,他們連說聲 “謝謝”的機會都沒有,報修班的小伙子們就全 “溜”了。這種情況對檢修班來說很平常,因為還有很多未知的任務在等著他們,容不得耽誤半刻時間。
營銷班的王濤除了每天寫 《王濤日記》外,每當看到來營業廳辦理業務的老人行動不便時,他都會主動開自己的車送老人回家,在油價已經 ‘破八’的情況下,這種精神實在難得。
“隨著時代的變化,雷鋒精神的外延也會相應擴展。當做好事成為一種習慣時,學雷鋒就自然常態化了。 ”于光霞說。
□本報記者 曹戈 張曉航 本報通訊員 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