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嘗試困難重重
經多次試驗后,寇寶領于2011年7月初買來黑宣紙開始創作。 “與人物剪紙不同,國畫中用墨的濃淡干濕,所表現出的層次和立體感很難通過平面的剪紙來表現。 ”寇寶領說,為了使作品中的樹木一枝一葉都栩栩如生,他拿著放大鏡對原作中樹木的線條仔細研究對比,樹是什么樹,葉要怎么剪,都要進行反復嘗試,最后剪出的樹木枝椏錯落有致,樹葉影影綽綽,甚至葉脈都清晰可見。
原作中共有1347棵樹木,而且畫家黃公望在創作中,因季節不同,樹木長勢表現也不同,有的枝繁葉茂,有的葉片零星。寇寶領在剪紙中,對每一棵樹也是認真揣摩,1300多棵樹各具特色,無一雷同。作品中山水也是變幻不斷,寇寶領每剪一刀都小心翼翼,精心勾勒山水“細枝末節”,力求線條表現大氣磅礴、單純明快。
創作伊始,正是農忙時節,且天氣炎熱。為了不耽誤農活,寇寶領每天凌晨1點到5點進行創作。為了保持紙張平整光滑、線條銜接有序,天氣再熱也不敢吹電扇。伏案幾個小時,不僅眼睛發花酸脹,拿剪刀的手也很酸疼。由于睡眠不足,白天干農活時,寇寶領常常困得睜不開眼。即使這樣,他也從沒間斷創作。
大功告成更登高峰
經過10個月的努力,今年4月28日,寇寶領的剪紙長卷 《富春山居圖》終于完成,經過精心裝裱后,畫卷全長12米,寬57厘米。整幅畫卷風格樸素,線條簡潔明快,山水樹木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富春江秀麗景色之中。目前,該作品被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收藏。
如今,寇寶領準備創作一幅自己家鄉的作品,他說:“平原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我們也有獨特的風土人情。我要把對家鄉的熱愛傾注在剪紙長卷中。 ”
□本報記者 井璐 本報通訊員 相子瑞 陳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