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 星期日 多云
為村民賣紅薯出主意
侯莊村地處馬頰河西岸,耕地多為沙質土,適宜紅薯生長,當地群眾也有多年的種植經驗。經過與村干部和群眾深入交流,我決定把紅薯種植的規模化、高效化作為努力方向,幫助村民開辟致富路。
上午,我第四次找鎮黨委政府領導溝通交流,計劃從注冊商標、規模種植、改良品種、拉長產業鏈條等環節入手,叫響侯莊紅薯品牌,促進農民增收。鎮領導對我的思路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會大力支持。但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由于群眾土地分散,不能形成規模種植;二是沒有專業的合作社,紅薯出售只能靠群眾外出零售;三是由于品種單一、種植模式老化、收種季節集中,紅薯上市后沒有明顯價格優勢。
針對問題,我理清思路,打算下一步有序開展各項工作。首先,抓緊時間注冊“侯莊紅薯”商標,打造紅薯品牌;其次,與縣華豐食品公司等企業洽談合作協議,簽定紅薯種植、收購、加工合同,保障村民種植利益;再次,優選引進紅薯新品種,動員村民進行規模種植,建立土地流轉機制,并為種植示范區鋪平道路、挖通溝渠。形成一定規模后,建設大型冷庫,儲存紅薯,打好“季節差”,爭取賣出高價錢。 王硯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