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時代的到來沖擊著電影院
1976年,因為工作調動,崔榮奎又來到德州市人民電影院工作?!爱敃r,電影院非?;鸨拧渡倭炙隆返臅r候,不少人在電影院排隊買票,看了一遍還想看第二遍。”崔榮奎笑著說,電影上映的時候,跑片就成了最累的工作,都說跑片的比兔子跑的還快。
什么是跑片?崔榮奎說,跑片就是由于在電影拷貝有限的情況下,為了使幾家影院能同時放映同一部影片,經電影制片商授權,各影院將放映時間錯開,由跑片員騎自行車來回運送單卷拷貝。
崔榮奎說,德州市人民電影院、工人文化宮或者其他劇場都在播放《少林寺》或者《龍江頌》,山東省電影公司就拷貝出一套電影給德州,幾個劇場都想播放,怎么辦呢?把十幾卷膠片分開,一家放第一本,其他幾家就把放映時間錯開,放完一本后下一站來取膠片,跑片員就騎著自行車來回運送單卷膠片?!案母镩_放之后,很多外國電影也進入電影院,電影院的輝煌時代也開始了?!贝迾s奎說,很多影院趁機擴大規模,購進先進的設備,影片的種類也多了起來,很多人都認為到電影院看電影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
1990年之后,崔榮奎發現電影院的上座率越來越低,漸漸跌入了低谷。崔榮奎說,開始的時候,他發現電影院爆滿的情況少了,看電影的人也少了。隨著有線電視和VCD、DVD影碟等進入千家萬戶,電影院的生意受到了很大沖擊。
崔榮奎回憶說,開始的時候上午的電影不好賣票了,只有半場觀眾,漸漸地發現晚上的電影也不好賣了,人數越來越少。最后,整個電影院就空下來了,只要買三張票就算包場了,能有三個人就開始放電影。
不僅如此,片源單一也導致很多人不買賬。崔榮奎說,德州市人民電影院較早進行了改革,購買了DVD放映設備,建成了立體影院。但是苦于沒有正版的DVD光盤,使播放效果大打折扣,電影院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輝,經濟收入也大打折扣?!案饕氖谴蠹叶己苊悦?,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而沒轉行的盡管是在堅守,但也免不了遭遇這樣那樣的尷尬?!贝迾s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