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丁的作品
錘煉技法畫出棗樹精神
田瑞:你在社會上有“畫棗第一人”的美譽,請結合創作經驗談談畫棗樹的技法?
袁丁:首先在技法上進行錘煉。
畫棗樹沒有參考的范本和資料,首先需在多觀察的基礎上,大量寫生。把握棗樹的特點,摸索棗樹的生長規律。畫棗樹不能照搬大自然中的棗樹,本著既要符合棗樹的自然規律,也要符合藝術創作規律的表現手法,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借鑒中國畫樹類畫法,果類的表現手法,把握棗樹的特點,經過長時間的推敲、提煉、取舍、概括,不斷探索自己的棗樹畫法。
例如畫枝干,要以書入畫,這一點得益于我多年學書法,注重表現棗樹的滄桑勁健,注重表現滄桑感不僅在形象上,更是在筆墨上的滄桑感。我畫老棗樹的身子,常把它當石頭來畫,以突出厚重感和質感。
畫棗樹之初,我先是畫干枝棗樹,幾年后再畫紅棗綠葉。棗樹的枝干是筋骨、骨架,紅棗綠葉是血肉。一個剛、一個柔;一個蒼、一個潤。怎樣將棗樹的枝干紅棗和樹葉有機地組合起來?也就是點、線、面的組合,成為一幅完整的畫。棗樹的滄桑感與紅棗綠葉的鮮活形成對比,統一而和諧。經過多年的錘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藝術符號。
題材在于發現,藝術質量在于筆墨的營造及創造的藝術境界。追求一種具有中國傳統筆墨精神、具時代感、個性化的繪畫語言。二者有機結合,我想這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