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在家中演奏小提琴。
每每聽到小提琴演奏,最讓人著迷的是那曼妙的音符,它可以濃郁豪放、渾厚深沉,也可以甘純華麗、憂郁神秘,亦可以寬松溫暖、剛柔相濟,它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被稱為“樂器皇后”,更是需要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本期“潮人類”,記者帶你走近小提琴手楊迪的生活。
結緣,六歲踏上小提琴之路
水瓶座女生楊迪是一名在機關工作的白領,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另一面——一位小提琴十級的達人。
楊迪今年25歲,但她與小提琴結緣卻已有近20年,6歲生日那天,她從父母那里收到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小提琴。楊迪告訴記者,父親是軍人,她從小生活在部隊大院里,大院里文藝演出活動豐富,她的身影經常出現在舞臺上,對文藝興趣濃厚,所以在她看到小提琴的那一剎那,就喜歡上了。
可對于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小提琴的尺寸顯得有些過大,但這并沒有阻止楊迪對于小提琴的興趣。自從收到禮物的那一刻起,小提琴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每天堅持練琴,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種執著的精神對一個孩子來說難能可貴。小孩子手上的皮膚都很細嫩,剛開始練琴的時候,楊迪的手經常被琴弦磨出水泡,生疼生疼的,但她沒有流過一滴眼淚,更沒有放棄,她會挑破水泡,纏上創可貼,繼續練習。無論春秋與冬夏,都沒能阻止她練琴的腳步,楊迪的家中總能傳出悅耳的小提琴聲,就是憑借著這股執著勁兒,楊迪的小提琴水平突飛猛進,初中時,她便已拿到中國音樂家協會小提琴業余段最高等級十級的證書。
近20年的陪伴,讓小提琴對她來說像是“家人”一樣親切, “每當我面對它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全部的煩惱統統都忘記了。 ”
愛琴,通過演出證明自己
高中時由于學業緊張,楊迪暫時與小提琴揮手告別。 “當時自己是想考取音樂專業的,但是家人希望我通過文化課來考大學。 ”高考結束后,楊迪被山東財經學院(現山東財經大學)錄取,前往濟南上學。
大學豐富的課余生活終于讓楊迪的小提琴特長有了發揮的平臺。學校里的迎新晚會,楊迪的一曲小提琴獨奏贏得了全場觀眾的掌聲。演出結束后就有人找到她,問她有沒有興趣參加一些商業演出,楊迪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讓我高興的不是賺錢,而是終于可以有更大的舞臺讓別人聽到我的小提琴演奏了。 ”
就這樣在濟南的山東大廈、萬達廣場、舜耕國際會展中心、泉城廣場等多個地方,都留下了楊迪拉小提琴演出的身影。豐富的演出經歷不僅使楊迪的一技之長得到施展,更讓她在活動中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采訪中楊迪告訴記者,自己最擅長的是柔美、抒情類型的曲子。從演出時站在舞臺上架上小提琴的那一刻起,她感覺整個舞臺就是她的,每一場演出她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力求做到完美。 “把每一場都演好了,才能對得起來看演出的觀眾。每次看到他們觀看我的演出久久不離去,我就覺得之前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演出時我會仔細留意臺下觀眾的每一個小舉動,有的觀眾打哈欠,反響不熱烈,下臺后我都會反思是自己選曲的問題,還是演奏技巧的問題,然后不斷去調整。 ”
夢想,讓更多人愛上小提琴
現如今楊迪已經走出校園正式邁入職場生涯,“白天工作中雖然與小提琴接觸不上,但是晚上回到家我都會拉一會兒小提琴。 ”假期里,她經常會邀請幾個閨蜜來到家中,為她們演奏幾曲自己中意的曲子聽,讓她們評價自己的演奏技巧。她說,經常聽音樂可以帶給人們快樂,忘掉煩惱,所以她愿意做一名傳播快樂的人。
采訪的最后楊迪也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一個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之余可以開一家小提琴工作室,教喜愛小提琴的孩子們拉小提琴。 “我本人非常喜歡小孩子,拉小提琴不但能培養小孩子的興趣愛好,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形體和禮儀,我非常想做一名小提琴藝術的傳播者。 ”
□本報記者張曉航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