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著家鄉的豫劇,享受快樂的工作
每一項工序都一絲不茍
抹好灰漿,準備敷設保溫板
在地面上攪拌好灰漿
站在令人眩暈的高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為百米高樓穿上保暖外衣
百米高空,你可曾留意那道風景?在高樓大廈的外墻,“懸掛”著他們的身影。轉個身就可俯瞰整個城市,他們卻無暇多看一眼。飛檐走壁,為高樓穿上“外衣”,像蜘蛛人一樣,不懼高危,默默扮靚城市。
記者 周建新 攝影報道
??? 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一幢幢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德州的高度也不斷被刷新。這其中離不開勞動者艱辛的付出與汗水的澆筑。近日,本報記者走近“高空蜘蛛人”這一特殊群體,體驗和感受他們的工作狀態。
??? 在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處大型城市綜合體的建設工地,建筑主體已經完工,目前進入外墻保溫層的鋪設階段。上百名“高空蜘蛛人”正在高樓的外墻上有條不紊地進行外墻保溫層的作業,冰冷的水泥墻正在他們的巧手裝扮下,穿上一層淺藍色的“外衣”?!坝袨橥跷医鸬钌嫌^看仔細,殿角下嚇壞了王的駙馬兒……”一段豫劇經典選段《打金枝》從樓上傳來。記者循著聲音發現,一位“高空蜘蛛人”正懸掛在半空之中作業。10多分鐘后,這位工人師傅來到地面取保溫材料?!拔医写迣毩?,今年45歲,來自河南濮陽,干這個活已經十多年了,這個工地上從事外墻保溫的大多是我們河南老鄉,有濮陽的、有鄭州的?!?BR>??? 在征得對方同意后,記者與他共同進入吊籃。開始了一番前所未有的體驗?!按骱冒踩?、扎緊安全帶與保護繩、在吊籃上不可做大幅度的動作、可以向遠處看、不能向下垂直看,如果有不適立即告訴我?!崩洗抟粋€勁地叮囑,生怕記者出現意外。
??? 按動按鈕,吊籃開始緩慢勻速的上升,不遠處,長河公園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大約5分鐘過后,老崔的作業面到了,這里位于31層與32層之間,距離地面大約100米。
??? 隨身聽里仍然播放著豫劇選段,老崔開始忙活,測量尺寸,敷設絲網、切割保溫板、抹上水泥、敷在墻上……這一切干得行云流水、飄逸瀟灑,絲毫看不出像在百米高空干活。談起收入,老崔操著一口濃重的河南口音打開了話匣子:“我們高空作業受很多限制,陰雨天、風力超過3級必須停止。所以只要是好天一般就是從天亮干到天黑,這樣算下來一天能做保溫層大約1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工錢是20元錢。干的是技術活,掙的是辛苦錢。高風險的同時,收入卻不成正比。”
??? 離開的時候,記者選擇了乘坐施工電梯,重新回到地面,才更知腳踏實地的安全感。城市的發展衍生出超高空作業的工種,他們攀附于城市的百米高樓外墻,時刻承受高風險,“高空蜘蛛人”值得我們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