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良(右一)在和戰友討論消防水炮的使用技巧。鄭東巖 攝
??? 10月17日,記者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大隊晶華路中隊見到政府專職消防員林浩良時,他正在和戰友一起維護保養消防車輛。當記者提起“吊瓶哥”這個詞時,這個只有19歲的大男孩憨厚地笑了,“其實當時在場的戰友都比我辛苦,他們做的工作比我更多。 ”他說。
為被困司機舉吊瓶40多分鐘
??? 林浩良“吊瓶哥”這個稱號源自一次事故救援。 2013年1月8日,京臺高速北京方向德州段305公里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空掛的?;饭捃囎采狭艘惠v高速公路清掃車的尾部,罐車駕駛員被卡在了變形的駕駛室里。林浩良和戰友們趕到現場后看到,駕駛員頭部血流不止,雙腿被卡在方向盤下面,疼痛難忍。變形的駕駛室內空間狹小,不利于操作特勤器材,增加了破拆難度。醫護人員為駕駛員輸液補充體力,但是吊瓶也沒有很合適的地方固定。
??? 林浩良見狀,將手里的液壓擴張兩用鉗交給隊友繼續作業,一頭鉆進駕駛室,用左手抱住駕駛員,右手則高高舉起輸液瓶。由于擔心駕駛員昏迷,林浩良便一直和其對話,安撫其情緒。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林浩良舉著輸液瓶的右臂逐漸麻木,可是他卻在零下14攝氏度的嚴寒中堅持了40多分鐘,直到救援結束,戰友們過來看他的時候,他的右臂已經沒有了知覺,體力也已經透支。有路人將這一幕拍下并發到網上,自此林浩良被網友譽為“吊瓶哥”。
深井中救出4名被困工人
??? 每當遇到應急救援情況時,林浩良總是沖在最前面。 2013年8月15日下午5點多,有人報警稱,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河東路一家汽車4S店附近,有4名工人落入井中。接到任務后,林浩良和戰友立即趕到現場,經了解,一名輸電線路工人到井下檢查作業,由于缺氧昏迷,他的3位工友下井施救,不料也因缺氧導致體力不支而被困井下。
??? 面對直徑只有1米的檢查井,身形相對瘦小的林浩良自告奮勇佩戴好全部裝備后下井救援。 3米多深的井下,缺氧且黑暗,林浩良冷靜應對,先拿出一個空氣呼吸器面罩給情況最好的一名工人佩戴好,然后率先把最先被困的那名工人救了上來。此后,林浩良又陸續將其他三人救出并看著他們被抬上急救車。此時,被困工人的工頭從人群中沖出,跪在他面前,不停地說著:“小兄弟,謝謝你救了他們! ”
??? 從2011年加入消防隊伍至今,林浩良已經參加了530余次滅火及救援戰斗,救出被困群眾45人,為國家和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00余萬元,先后被山東省消防總隊、德州市消防支隊授予“最美政府專職消防員”、“學雷鋒活動標兵”、“優秀共青團員”、“十佳政府專職消防員”等榮譽稱號,并被市政府授予二等功一次。
??? □本報記者 鄭東巖 本報通訊員 張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