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在《貨郎夢》首映式上致辭。
《貨郎夢》劇照。
??? 10月29日,微電影《貨郎夢》在慶云、樂陵兩地同步首映。而在之前約一個月的時間里, 《貨郎夢》一直處于 “話題高峰”,并被冠以 “樂慶兩地首部微電影”之名。
??? 近日一次采訪中, 《貨郎夢》的編劇、導演劉青為記者講述了他關于電影的故事與夢想。
樂陵微電影第一人
??? 采訪在劉青的工作室進行,工作室處于樂陵的鬧市區,卻被幾層門隔絕了喧囂,安靜又有些神秘。說 “神秘”是因為幾件擺設:綠屏、提詞器、攝像機,還有一套 “整體廚房”。 “綠屏是摳像用的,廚房是前陣子錄制美食欄目留下的,還有這個提詞器是我自己做的,跟專業的一樣好使。”劉青看出了記者的興趣。
??? 寒暄過后,話題回歸到 《貨郎夢》。劉青說,這部微電影被稱為“樂慶兩地首部微電影”當屬實至名歸, “《貨郎夢》講的是上世紀80年代慶云貨郎闖關東的故事,拍攝地是慶云,投資方與演職人員大多是慶云或樂陵的,本地人在本地拍本地的故事,很接地氣,且很有正能量。”
??? 劉青讓記者觀看了 《貨郎夢》樣片,剛一打眼,影片就將記者帶回改革開放初期那個迷茫而又充滿夢想的時代。這一效果得益于影片場景的選擇。 “《貨郎夢》是部年代戲,這就要求我們在場景與道具上下功夫。”為了拍一個場景,劉青和劇組經常開著車圍著慶云的各個鄉鎮一圈圈地轉,邊轉邊打聽, “犄角旮旯”里一些頗具歲月感的老建筑還真被他找到了。
??? 不只是場景,在道具選擇上,劉青也力求真實, 30年前的街旁牌匾、公交車車牌等很多道具都是他托一位跟過劇組的道具師搞到的。讓記者驚訝的是,這部微電影的投資及贊助還不足5萬元,資金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劉青做得已不能再好。
??? 年代戲對演員也是個考驗,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 “切換身份”,“一天內就得讓自己老個十來歲”。
??? 為了保證影片質量,劉青聘請了兩位專業演員,但演員的檔期比較緊張,只有三天,這無疑給拍攝增加了難度。并且專業演員的片酬耗費了大部分資金,于是,其他開支方面,攝制組能省就省。比如演員方面,制片人、導演、道具師齊齊上陣,分別客串了角色。
??? “我感激劇組內所有人,最困難時我們吃盒飯都覺得奢侈,但每個人都不抱怨,都很投入。”劉青說, “尤其是我的好哥們潘景高,他是制片人之一,不但為電影做了部分投資,還在影片中飾演了主要角色,沒想到他很有戲劇天分,演出 效 果 非 常好。”
??? 多方的共同努力,將這部微電影打造成了一部勵志又感人的真誠佳作,看過的人無不哽咽落淚。而劉青,也成為“樂陵微電影第一人”。
與電影的半生緣
??? 在觀看樣片時, “這里鏡頭再變化一下就好了” “這個地方需要再剪一下”等詞句不時在劉青口中蹦出,雖然這已經是第7次剪輯后的版本,但他還是能找到一些瑕疵,像一位父親對待孩子,指責之外是“望子成龍”的憐愛。
??? 熟悉劉青的人都知道,電影是他的 “心頭肉”與 “真愛”,他想做的,是在現有條件下盡最大努力將影片拍到最好。這樣的“真愛”,必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出的。
??? 說話間,劉青的思緒回到了30多年前。劉青生于1968年,他關于少年時代的記憶中,最清晰的事莫過于看電影——那時候,他家就在樂陵縣城老電影院對面。父親經常出差,劉青則經常將父親給的吃飯錢省下來,餓著肚子買票看電影,有幾次錢不夠了,他竟也跟隨人群鉆了進去,逃票雖不值得鼓勵,但少年劉青對電影的喜愛可見一斑。
??? 劉青喜歡看電影,但他沒有拘泥于看故事或看熱鬧的層次,他關注更多的是:電影是怎么拍出來的?為回答內心的疑問,他訂閱了 《大眾電影》,還攢了半年的錢買了本《梁信電影劇作選》,電影的概念在他腦海中越發清晰。
??? 在初中時一次班會上,老師問:“同學們長大后想做什么?”劉青說:“我想做電影導演。”這一回答,所有老師和同學當時都未能理解。
坎坷而執著的逐夢旅途
??? 或許能實現兒時夢想的,總是少數的幸運兒。 1987年高中畢業后,劉青成為工業供銷公司下屬門市部的一名業務員,后來他娶妻生子,除了買了幾臺相機玩兒攝影外,生活與 “影像”二字都無關系。 1995年,劉青遭遇下崗,接下來的十幾年,他開過飯店、裝飾公司,組建過魯北唯一的女子軍樂團,雖有成有敗,但日子過得也算滋潤。可在他心底,關于電影的夢想一直沒有釋懷過。
??? 2008年對劉青來說是極富轉折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受朋友啟發,劉青創辦了紅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建成了樂陵第一塊LED顯示屏,用以播放企業廣告宣傳片。接著,他又購置了一臺攝像機,這樣,紅都的業務拓展到為企業拍宣傳片。
??? 劉青說,雖然有些迂回,但這是他距離電影夢想最近的時刻。于是他開始努力學習攝像技術,在整整半年里,他可以說是 “機不離手”,每天不是在拍攝,就是在自學攝影相關知識。
??? 不懈的努力讓劉青進步很快,半年后,他的攝像技術就為人所熟知,后來還被冠以 “樂陵第一攝像師”的稱號。后來,他還與當地電視臺及企業合作,錄制了如 “挑戰六重關” “夢想K歌王” “百食順心”等欄目,劉青與紅都的招牌越叫越響。
??? 面對這樣的成績,劉青并不滿足,他最想要的,是拍一部真正的電影。幾個月前,好友潘景高在一次聚會中遇到了慶云人鄧長勇。鄧長勇曾在北京做過制片,跟著幾個劇組拍過電影,目前有拍一部電影的想法。潘是棗鄉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在組織舞臺演出方面有著十余年的經驗,近期,他的公司也有意向微電影制作方面發展。于是二人一拍即合。想法已有,但缺導演,于是潘景高找到了劉青。
??? 很快,鄧長勇拿來托朋友寫的劇本交由劉青改編完成。微電影《貨郎夢》被三位 “電影老男孩”提上日程。
??? 如今, 《貨郎夢》已順利首映,可劉青和他的 “老男孩”們并沒有休息。目前,他們的下一部電影《無羈的青春》正在拍攝中。采訪的最后, “你為什么要拍電影”這個問題又被提及,劉青淡淡地笑著說:“為了這幾十年來的堅持,為了這半生關于電影的夢想。”
??? □本報記者 張曉航 本報通訊員 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