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衛在火災現場進行勘察。 記者 徐冬曉 攝
??? 一場烈火肆虐后留下的廢墟,濃煙還未徹底散去,德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火災調查員張保衛穿著雨靴,小心翼翼地選擇看起來較為穩妥的落腳點,仔仔細細地在斷壁殘垣中開始了勘察。
讓廢墟“開口說話”
??? 搜集現場痕跡和物證,反復論證、分析研討案情。電器短路、線路老化、縱火……各式各樣的火災原因,張保衛總能抽絲剝繭,讓真相大白。
??? 5月12日,德州某公司車間突發大火。接到指令,張保衛第一時間隨隊展開調查工作。為提取起火部位的關鍵痕跡物證,他和同事們一起忍受著嗆鼻的濃煙,在隨時都有可能塌落的樓板下、復雜交錯的廢墟中來回穿梭,一干就是一天一夜,最終將火災原因查明,為后續工作提供了一手資料和證明。
???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火災現場的廢墟 ‘開口說話’。”張保衛說。
??? 但是面對復雜的火災現場,尋找 “真兇”、還原真相就好比大海撈針。因此,就要通過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勘驗。據張保衛介紹,進入火災現場后,首先要對現場進行環境勘驗,然后再對現場進行初步勘驗、細項勘驗和專項勘驗,通過對火災現場有關的物品、痕跡、煙熏程度等進行實地查找、檢驗和提取,并觀察火勢蔓延方向和被燒物體的色變,最后鎖定起火點,并尋找起火原因。
一扇窗戶揪出縱火犯
??? 多年的勘驗經歷中,張保衛查明了許多棘手的案件。比如寧津縣某衛生院縱火案就是靠他細致的觀察破獲的。
??? 2000年4月,寧津縣某衛生院的一間辦公室起火,有兩間辦公室及室內貴重物品全部燒為灰燼。大火撲滅后,張保衛來到現場勘察,他發現左右的窗戶都燒壞了,只有一扇窗戶完好無損掉在了地上,僅有合頁處有燒過的痕跡,且窗戶上有撬痕。 “有人惡意縱火,”張保衛斷定。
??? 隨后,公安部門根據張保衛提供的線索展開調查,最終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僅用6小時將案件偵破。
??? 進行火災調查21年,他迅速、準確、客觀、公正地調查每起火災真相。工作至今,參與500多起火災調查,起火原因查明率達95%以上,無一起復核案件發生。
??? 張保衛常說: “我真的希望自己能閑下來,我們的工作量少了,就說明德州的火災少了,大家都平安,才是我們消防隊員最大的希望。”
??? □本報記者 徐冬曉 本報通訊員 張英峰 杜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