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叫他“苑總”,苑鳳岐更喜歡別人稱呼他“老苑”。早年靠回收廢品謀生的他,是個小學五年級都沒有“畢業(yè)”的半文盲。經(jīng)過多年打拼,他擁有了穩(wěn)定的事業(yè)。如今,他是民建會員、齊河縣政協(xié)委員,還被評為“山東好人”。近日,在民建德州市委四屆三次全體會議上建言獻策的他,給記者講了自己做好事“背后的事”。
授人以漁
送三只山羊好過送幾千元錢
1月初,正值隆冬寒日,殘疾人書法愛好者譙英波的生活一直牽動著苑鳳岐的心。
1月7日,苑鳳岐趕到焦廟鎮(zhèn)譙莊村譙英波的家中,給他送去了一臺輪椅和三只母山羊。“新輪椅讓他的生活更方便,山羊繁殖后可以讓他增加一點收入。”老苑沒有透露這些捐助的物件究竟價值多少錢,但是他始終堅信一點:“我就是想讓一個因為身體殘疾被困在家里的人與社會產(chǎn)生聯(lián)系。有了輪椅,他就有了‘腿’;有了山羊,他就能靠自己吃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想法,讓他越來越意識到,幫人也有“技術(shù)含量”。
這個曾經(jīng)愿意直接“送錢送東西”的人,是因為一件小事轉(zhuǎn)變做事方法的。“我曾經(jīng)給一個殘疾特困人家庭捐過錢和東西,事后,他給我和另一個單位送來錦旗。”一面錦旗最少一百元,這樣一個生活上拮據(jù)不堪的家庭是拿出生活費的百分之多少去做錦旗的?老苑偷偷把這名家庭代表叫到一邊,以最快的速度塞到對方口袋里300元錢,然后將食指壓在嘴唇上,做了一個“噓——”的手勢。
助學成績
受捐學生中有“北大”“清華”
在老苑的錢包里,有一張被疊得整整齊齊的紙——一份高考特困生的資助名單。“這份名單是我從齊河當?shù)匾环輬蠹埳洗蛴∠聛淼模厦嬖敿氂涗浟藢W生的姓名、電話和地址,按圖索驥,我能夠迅速地找到需要救助的學生本人。”老苑說,這份名單是他2010年在朋友家聊天時無意間看到的。他如獲至寶,話沒說完,拿起報紙就走了。“我十幾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和母親相依為命,三十歲才成家。這些貧困學生讓我心疼,看見他們就像看見曾經(jīng)的我,這個忙得幫。”在他的資助下,這65名貧困大學生每年每人都能領(lǐng)到200元現(xiàn)金及食用油或面粉。
記者看到,在這份名單中,有青島大學、山東交通學院、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山東財經(jīng)大學,甚至還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學生。其中,來自齊河縣宣章屯鎮(zhèn)耿莊的劉希合曾經(jīng)就讀于清華大學,談起老苑,他說:“這個胖乎乎的叔叔話不多,總說自己沒讀幾天書,不求有回報,但求我們別辜負學業(yè),再走他小時候的艱辛路。”2013年春節(jié),就讀于北京大學的李永斌和其他幾個被資助的學生一起來到了苑鳳岐家里,“作為學生,我們囊中羞澀,能為苑叔叔做的,就是幫他把房子打掃干凈”。
初心不改
4年資助300余人
苑鳳岐“上癮”了,自2010年資助貧困大學生開始,無論是團縣委發(fā)起的救助貧困大學生活動,還是縣婦聯(lián)舉行的春蕾女童救助計劃,他總是帶頭響應(yīng)。不僅幫助貧困學生,苑鳳岐還為孟祥斌的母校祥斌中學捐資修路。經(jīng)粗略計算,他資助過的大學生、兒童及殘疾人已有300多人。別人問他,救助別人花了多少錢?他想了又想,說出一個模糊的數(shù)字“幾十萬”,這些白花花的銀子都是他的血汗錢,他不心疼?其實,苑鳳岐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告訴記者,“榮譽”是他最在乎的,而他眼中的“榮譽”究竟是什么?是一張燙金紙外加一個大紅印章?苑鳳岐說,都不是,這榮譽來自內(nèi)心的一種感覺。
他為記者舉了一個月前的生活實例。“我去建設(shè)銀行存錢,結(jié)果一個穿著銀行制服的小丫頭叫我‘苑伯,還記得我嗎?’”,因為幫助過的人較多,他一時間腦子有些短路。和這個年輕人交談了兩句,他才知道,這是當年他資助過的一名大學生,如今已成功應(yīng)聘到銀行工作。“看到孩子現(xiàn)在有了出息,這比給我戴十朵大紅花都好使,心里頭痛快!”他說。
隨后,記者聯(lián)系到這個名叫劉霞的女孩子。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畢業(yè)于山東財經(jīng)大學的她說,看到老苑走進銀行大門時,自己心跳都加速了。“上學的時候苑伯就一直告訴我們,生活上有什么問題直接找他,我們聽了,心里特別踏實。”能在銀行中與苑鳳岐見面,她非常驚訝。由于工作繁忙,兩人沒能長談,但是“苑伯”臨走時,還是像她上學那會兒一樣告訴她“有事給我說”。
□記者楊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