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四屆網絡春晚的舞臺上,追光燈下,鋼管舞者王依然在優美的樂曲中,時而昂首展臂、時而環腰盤腿,用美麗、優雅、柔曼的舞姿,帶給現場觀眾極致的美感。表演結束后,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王依然用精湛的舞技征服了全場,獲得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本期潮人類,記者便帶您一起來了解這位在鋼管上跳躍的美麗精靈——王依然。
天道酬勤
王依然告訴記者,自己練習鋼管舞已經有7年的時間。
1988年出生的王依然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德州姑娘。 2008年,高考結束后她被山東體育學院體育教育系健美操專業錄取。健美操專業的大學課程讓她經常接觸到各種風格的舞蹈動作,這為她日后練習鋼管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一那年,她與同學在練習編排舞蹈時,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了一段國外鋼管舞表演的視頻,她驚奇地發現鋼管舞不僅綜合了爵士舞、現代舞、民族舞、芭蕾舞等各種不同風格的舞種,而且還集雜技、藝術體操等健身類別的運動于一身,這種綜合性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讓她癡迷。她深深的愛上了這項運動,開始多方打聽尋找舞蹈班練習鋼管舞。
“聽到我的想法后,身邊的同學們都不支持我練習鋼管舞,大概是因為那個時候人們一提到鋼管舞,還是把它與色情、暴力聯系在一起,覺得鋼管舞難登大雅之堂。”但是王依然并沒有灰心,多方打聽下,她來到了天津中國鋼管舞訓練中心,專心學習鋼管舞。
鋼管舞的練習難度,比其它舞蹈更加困難與危險。即便是這樣,王依然每天堅持練習10個小時以上,如今她雙手上厚厚的老繭印證了她的努力。因為怕家人擔心,她學習鋼管舞的學費都是問同學借的,交完學費后幾乎身無分文,連住宿費都是靠下課后打掃衛生減免的。正因為這樣,平日里的練習在她的眼里更加彌足珍貴。
艱苦的訓練,帶給王依然除了水平上的突飛猛進,還有身上一塊塊的瘀青和傷疤。但王依然卻表示這一切都是幸福的。她說: “在鋼管上翩翩飛舞的時候,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快樂和自由,再多的付出也值得,那些傷病咬咬牙就挺過來了。”
技驚四座
采訪中王依然告訴記者,自己能夠在德州市網絡春晚的舞臺上演出,完全是沒有想到的事情。 “得知網絡春晚在禹城舉行海選的消息時,我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了,參加完海選之后,我就和往常一樣根本沒多想。”
不久之后,王依然接到了春晚導演組的電話,邀請她來參加網絡春晚。聽到這個消息,王依然既興奮又緊張,距離晚會開始的時間不多了,朋友們勸她使用一套曾經表演過的舞蹈,動作熟悉不至于出錯。但好強的王依然說,既然還沒有人在德州市網絡春晚的舞臺上表演過鋼管舞,那么我就要讓大家開開眼界,排練一套全新的動作。此后一連數天,王依然一邊忙于自己的舞蹈工作室教學,一邊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搜集視頻資料,連夜在工作室中編排舞蹈。
2月12日,春晚的舞臺上,節目 《綻放》的音樂聲響起,一襲大紅色舞服的王依然輕巧地躍上四公尺高的鋼管,僅靠雙手的力量支撐全身,在鋼管上旋轉攀爬,化身為一只美麗的蝴蝶。
優美的樂曲聲中,王依然向觀眾展現著一幅幅美得令人窒息的畫面,每一個動作都扣人心弦,精彩而時尚。現場的每一名觀眾都不由自主地屏息欣賞,眼光和心思都隨著她的每一個動作而蕩漾。
力與美的結合
平日里的王依然在禹城有一家自己的鋼管舞工作室,開課僅半年時間,就招收了40余名學員,年齡最小的僅 9歲,最大的45歲,她們大多是奔著健身的目的去的。王依然向記者表示,她現在感到很欣慰,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鋼管舞并接受了它。
“鋼管舞是一項力與美結合的藝術,學習鋼管舞最大的收獲就是在克服各種困難的同時,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當我在鋼管上飛舞的時候,不經意就發現了一個充滿魅力的自己。”王依然對記者說。
真正的鋼管舞,不僅在舞蹈藝術中并不比其他舞蹈低一等,在藝術整體的視野下,也不該因表達形式的不同而對其存有偏見。對于舞者本人而言,更不應因其所向往的事業、追尋的理想有個體差異,就拿有色眼鏡看人,武斷地認為其“不入流” 。蓬勃向上、頑強拼搏的人,都是 “最美”的,讓我們一起祝福這個美麗的姑娘吧。
□本報記者 秦超 實習生 劉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