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這有點廢品,啥時候有空您過來收一下吧?”5月9日,慶云縣徐園子鄉黃道口村村民孫炳文又接到了要求上門收廢品的電話。一個月前,孫炳文在整理收到的廢品時發現了一個裝有現金、存折的塑料袋,并及時還給了失主,這在十里八鄉成為了美談,從那以后,孫炳文的生意變得紅火起來。
??? 今年65歲的孫炳文,不善言談,總是沒等張口說話,笑容已掛在臉上。本到了安享天倫的年紀,可孫炳文卻閑不下來,“干活習慣了,一閑下來就不自在,再說家里條件也不允許啊。 ”孫炳文說。
??? 10年前,孫炳文的老伴遭遇一場車禍,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還欠下不少外債,孩子們生活也很拮據,為支撐這個家,孫炳文只能沒日沒夜地干活。可禍不單行,三年前的一次胃穿孔手術讓他喪失了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能力。
??? 然而孫炳文并沒有就此消沉,身體恢復后,他又做起了收廢品的生意,一年下來收入不過萬元。今年4月7日,孫炳文像往常一樣將收來的廢品進行整理打包。在收拾一個破舊的噴霧器時,他發現里面有個塑料袋,拿出來一看,居然是一摞現金,還有存折、支票等,總價值45000元。孫炳文記得這是前一天從無棣縣車王鄉李新村村民魏智紅那里收來的,而存折上的信息也驗證了他的推斷。想到這里,孫炳文立刻把現金、存折整理好,并想辦法和失主取得了聯系。
??? 拿著失而復得的錢,魏智紅激動萬分,不停地向孫炳文道謝。今年69歲的魏智紅和聾啞哥哥相依為命,幾年前他的哥哥差點把自家房子燒掉,從那以后,魏智紅就不敢把貴重東西放在屋里,他把多年的積蓄藏在了廁所里一個廢棄的噴霧器中,誰承想,賣廢品時不小心給賣掉了,幸虧孫炳文及時發現。第二天,魏智紅將一面寫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錦旗送到孫炳文的家中。
??? “不是咱的錢一分也不能要。 ”談起拾金不昧,孫炳文說,“對農村人來說這不是小錢,丟錢的人一定很著急,把錢還給人家我就放心了。 ”
??? □本報記者 李智群 本報通訊員 薛密質 王修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