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升級版共享電動自行車。記者 楊戈 攝
□本報記者 馬樂
“溫馨提示:取盔后車輛將開始供電,請戴盔騎行。”近日,不少市民在使用滴滴青桔共享電動自行車時發現,那種搭載線纜式頭盔的老式電動自行車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外觀、內核都經過全新升級的車輛,最關鍵的是不戴頭盔無法騎行。
自共享電動自行車進駐我市以來,為市民選擇低碳、綠色、環保出行方式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頭盔臟污、破損等情況較為普遍,造成騎行人員不愿意佩戴。此外,共享電動自行車違法載人等行為屢禁不止,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
針對以上問題,近期滴滴青桔共享電動自行車運營商在我市德城區、天衢新區投入使用首批新升級共享電動自行車。這批車輛創新使用了“摘盔斷電”智能頭盔和“防載靠背”技改措施。
每個共享電動自行車的車筐內都安裝有智能鎖扣,用于放置頭盔,通過內置芯片實時識別市民是否取用頭盔,實現對規范使用頭盔的行為進行監測和引導的作用。
市民想要用車,掃碼開啟車鎖后,還需要根據提示開啟頭盔鎖取出頭盔,才可以上路騎行。如未取用頭盔,車輛將持續發出語音提醒。騎行結束后,在指定還車區域內,整理束帶、對準方向、按壓頭盔,頭盔即歸還成功,未歸還將收取頭盔罰金。
“除了頭盔之外,我們對電動自行車的座椅也進行了改造。”運營商表示,之前滴滴青桔共享電動自行車鞍座過長,變相為違法載人提供了方便。升級后的車輛將原有開放式座椅改為靠背式,嚴控座椅長度,只能容納一人落座。
“現在的頭盔是扣放并鎖在車筐里,比之前干凈了許多,也能避免丟失。還能提醒大家自覺戴頭盔騎行,感覺特別好。”市民張燦說。
除滴滴青桔共享電動自行車外,記者還聯系我市其他運營商了解到,目前他們也正積極聯系公司調整配件,對共享電動自行車進行升級改造,盡快將新升級的共享電動自行車投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