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為社交中的交往媒介,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已經出現。德州市檔案館館藏民國時期名片7件,對當時社會生活變遷在社會交往中的反映,以及中國人在接受外來文化過程的某些特點,有重要參考價值。
名片的由來
名片是現代社會人們日常生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在中國古代為拜謁時所用,秦漢時稱“謁”“刺”,唐宋時名“門狀”“名帖”,明清時叫“名帖”“名柬”,清代特別是清末有時也叫“名片”“片子”。 19世紀初,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在印刷宗教書刊的同時,也把西方的印刷技術傳入中國;鴉片戰爭后,通商口岸的設立,在華外國企業、事業的出現,洋務運動的開展,都對近代中國社會的變革起到了促進作用。隨著書刊、報紙印刷的發展,名片印刷技術也開始出現。至清末“新政”時期,政府倡導較為全面的改革,傳統的重農思想趨于淡化,重商之風盛行,“士農工商”的等級思想開始松動,而商業交往的需要則使名片日漸成為生活、生意中的需求。名片逐步受到重視和利用,與清末其他社會變革,反映了鴉片戰爭之后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清末民初時期,名片的形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演變。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中西名片并行時期(清光緒年間至1911年)、西式名片開始流行時期(1912年至20世紀20年代)、西式名片的普遍化時期(20世紀20年代至1949年)。
民國時期西式名片盛行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這一巨變給中國社會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民國政府倡導新風尚,如剪辮子、易西裝、用公歷,社交中以鞠躬、握手取代跪拜、作揖等。社交禮俗中,西式名片也取代了中式名片。民國建立至20世紀20年代,存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名片:一種為質地厚硬的小名片,基本上整齊劃一,多為社會各界上層人士所用,樣式與同時期在華外國人的完全一致;一種為軟薄、相對較大的名片。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西式名片已經廣泛得到應用,也沒有人對它產生異議了。但這一時期名片的尺寸十分繁亂,大小不一。
館藏的民國名片
館藏民國時期名片7件,有3種規格,分別為5.4厘米×10厘米、6.5厘米×10厘米、7厘米×11厘米。從內容看,字豎排,內容比較簡略,有的是上面標出官銜,下面是姓名,左下方是主人的字、號和籍貫;還有的是右上方標明官銜,中間是姓名,左下方是主人的字、號和籍貫。民國時期在名片上寫上籍貫,一方面有區別同名同姓的作用,另一方面則為取信于朋友,不至于有了事不知去哪里找,另外可以便于認老鄉互相幫襯照應。
民國時期的名片是當時社會生活變遷在社會交往中的反映,是當時社會發展的一個側影,其發展歷程折射出中國社會生活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