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金龍四大王”
在運河兩岸供奉的漕運河神較多,如晏公、張六五、謝緒等,各地均有為他們建廟者,德州小西門外就有晏公廟。晏公在《明史》中并無其人,只是在《明一統志》中有晏公為平浪侯的記述。但運河沿岸各地方志中,對建晏公廟的記載卻很多。張六五系北宋時的漕運官張夏,任上因“河決覆舟”而遇難。明崇禎元年(1628)十一月,被封為“護漕河神張六五為靈應英濟侯”。但在德州城一帶信奉“金龍四大王”謝緒的較多,人們都認為他才是漕運的主河神。
謝緒何許人也?據記載,南宋德祐二年,宋亡,謝太皇太后和五歲之小皇帝恭帝及皇室宗親、宮女、太監均被俘并押解北上。謝緒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宗室懿戚。故他四方奔走聯絡抗元,但大勢已去無力挽回。某日,謝緒寫下一首名《燼余錄》詩后,自溺而死。詩中寫道:
立志平夷尚未酬,莫言心事付東流。淪胥天下誰能救,一死千年恨不休。
湖水不沉忠義氣,淮淝自愧破秦謀。苕溪北去通胡塞,流此丹心滅虜酋。
傳說謝緒溺死時,西苕溪水頓時浪高丈余,形狀如同龍爭斗,謝緒的尸首逆流而上十幾天不仆倒,而且面目栩栩如生,人們認為他成了神仙。為崇敬他高尚的氣節,人們將其葬于金龍山,在溪北建廟塑像。家人還在祖祠里為其立像祭祀。
百年后,鄉人時常夢見謝緒托夢說:我是宋朝人謝緒,因厭惡元朝而亡,飲恨九泉已百余年,如今天下出了新主人了。幾天后黃河水會向北流,是響應新主人的征兆,你們可去投奔新天子,新天子會在呂梁與元打仗,我會幫助他。
丙午年(1366)春三月,黃河果然向北流了,九月朱元璋取杭州。丁未年(1367)元朝與朱元璋開戰,元軍在上游,義軍居下游,形勢對義軍極為不利,忽然風濤大作,卷河水北流,元軍被淹沒而大敗。是夜,朱元璋夢一儒生曰:“臣謝緒也,玉帝命我為河伯,今助主人破敵。”朱元璋遂封謝緒為黃河之神,立廟于黃河之上。
傳說后來明成祖朱棣開通運河時,又有謝緒相助,故“凡河流淤壅,力能開之,舟將覆溺,力能拯之”。明隆慶年間,追謚謝緒為“金龍四大王”,各地開始修“大王廟”。
天啟四年(1624),謝緒又被封為“護國濟運金龍四大王”,成了漕運之神。
清朝歷代皇帝都對“金龍四大王”進行加封。至光緒時,謝緒為“顯佑通濟昭靈效順廣利安民惠孚普運護國孚澤綏疆敷仁保康贊翊宣誠靈感輔化襄猷溥靖德庇錫佑國濟”,其封號計四十四字之長,實乃罕見,可見“金龍四大王”地位之高。
在人們的心目中,運河里的水均由河神操縱。故謝緒成了船民和沿河居民們供奉的主要神靈。人們傳說:金黃色的小長蟲是“金龍四大王”的化身,每當船上出現一條小長蟲時,船民便用鋪上黃裱紙的瓷盤,半跪著請其爬進盤里然后捧進神艙,將雞蛋打在碗里敬奉,待它不知何時走了為止,俗稱“見來不見去”。大家都認為“大王”上船是件吉利事。
北廠的“大王廟”,每到“金龍四大王”的生日和運河里鬧大水的季節,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接“金龍四大王”來廟里看戲,以祈求“大王”保佑這方百姓平安。每次接大王時,都由地位較高的道士或政要、知名人士來承擔端盤子接大王的任務。說也奇怪,每次到河邊接大王時,都會有一條小蛇爬進盤子里,人們將其放在戲臺前擺滿貢品的供桌上,全體人員頂禮膜拜后讓它看戲,此時也講究“見來不見去”,待它自己爬走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