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自古被譽為“弦歌古郡”,是因為論語中有“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的緣故。地方志記載:武城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地處齊、魯、燕、趙交界處,因屬趙國武備之城而得名,漢建置。武城古邑原在衛運河西十里處,因水災,宋大觀中移于衛運河東岸(今老城鎮)。武城地方志記載:明代時,武城土城周四里許,城墻高三丈,厚一丈,護城河深一丈。門樓四座,各有匾額,東曰生光,西曰映碧,南曰舜阜,北曰拱極。縣城東西兩門相對,南北兩門相對,中為十字街,立街之中四門可對望。街南為弦歌街,糧食市、果子市;街北為興賢街,為棉花市;西為順城街,有銀錢糧食店鋪若干。過十字街而東達于縣衙前,縣衙之東為義順街,有魚市、菜市、柴市、棉線市、絨花市,……自西門轉南為德順街,自南首轉東為三皇廟街,再西為泮宮街,街北為城隍廟,北街為秀才營;農歷二七為小集,四九為大集。運河西為河西街。運河漕運興盛,碼頭繁忙,商賈云集,邑內大街小巷,店鋪林立,諸多人文景觀,廟宇寺觀,文化古跡。
至解放前后,武城邑街道有大小北街、南街、三合街、東街、西街等,在三合街東端有一座古跡孔子廟,武城人習慣稱作文廟。
明嘉靖《武城縣志》記載:“文廟(原武城縣城中孔子廟)正殿五間在明倫堂前,東西兩廡在廟兩翼。宋大觀間(1107年)創立,元季毀于兵,我朝洪武初重建,永樂二年(1405年)知縣奚英修治,之后圮頹於水。天順間知縣伍善因舊基增廓……”文廟位于城內東南隅,占地廣闊。建制與曲阜孔廟大同小異。前有大葦池名泮池,中間有拱橋相通。紅磚砌圍墻,東西山門相對,南面影壁高數尺,沿池北行,登階而上,有類似牌坊的建筑叫做欞星門,通行口有三個。入內為方形院落,青磚鋪路,東西各一跨院。每院前后各有二室,均供奉先哲牌位。再前進,即過道大廈,中間厚木板屏風相隔,分為前后廊廈。如啟開屏風則為敞廳,大祭時在這里奏樂。后邊是大成門,門內有一廣大方正庭院,中間青磚甬路鋪至大成殿。青磚路兩側,分行種植有松柏樹,參天合圍有數十株,蒼郁茂密,無風沙沙作聲。東西長廊各數十間與大城門相接,北接大成殿,大成殿建筑高大雄偉,雙層飛檐。鳳脊突兀,正脊上有蹲獸、鴟吻、飛鴿相間排列,朱門雕戶,黃綠琉璃瓦鋪頂。殿內中央神龕寬大,彩繪木雕圣像(孔子)丈余,垂手危坐,栩栩如生。龕前木雕四大賢像,恭立相向。龕左右依壁相對而立,為七十二哲彩繪泥塑像,莊嚴肅穆。門楣直立上有匾額,殿內橫匾數方。清乾隆《武城縣志》記載:文廟在縣治東。舊志宋大觀間創,元毀于兵,明初重建以后增修,俱各有記見藝文。大成殿正中五間,宋徽宗政和四年御書大成殿額須孔子廟,此殿名所始祀,至圣孔子旁列四配暨十哲各有塑像?!荣t有子共為十二哲。東西廡各十三間祀先賢東三十九位,西三十八位,先儒東二十三位,西二十三位。
武城歷來崇拜孔子,推崇儒學文化、興辦廟學,努力提倡境內有弦歌之聲,孔子廟為武城境內最大的廟學之一。在民國十一年(1930年),城內第一小學與第二小學合并為第一高級小學,籍用孔子廟作為校址。分初、高兩部,學生300多人。并拆除文廟圍墻,填平葦池為操場,松柏樹刨掉制成了桌椅床鋪。兩廊改為教室、寢室、自習室、教師辦公室及宿舍。唯有大成殿及孔子等先賢塑像絲毫未動,原文廟面目皆非。文廟的大成殿及孔子等先賢塑像至抗戰勝利后仍然存在。據本縣老黨員干部原縣公安局長范景池、原縣檢察長李茂林等人回憶,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武城,推行奴化教育,縣城內設3處日偽小學,文廟為其中一處。在我黨的領導下,文廟學校教師秘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宣傳抗日,為革命輸送人才。
1945年6月,武城一帶的八路軍冀南軍區十九團和武城縣大隊打跑了駐守武城縣城的日軍,武城解放了。那時,八路軍進城后,我軍政人員開會學習找不 到大房間,武城縣人民政府為了解放事業和辦教育的需要,把五間大成殿內的孔子等先賢塑像全部搬出,空間較大的大成殿變成為大禮堂會(大 堂)。大禮堂西端設有講臺,臺上放一單桌為講桌,講臺下的地面上排列者一排排檁條,作為學員的凳子(可見當時條件之艱苦)。黨政軍300多名干部經常使用此大會堂場開會、學習,并聘請了多名語文、數學、歷史、自然、地理、政治等學科教師講課、辦夜校。并在這里召開過多次全縣干部會,提高了軍政人員的政治和文化素質。如1947年武城動員組織黨政干部南下時,就在這里,當時的縣長李友彬開會動員,抽調南下干部,經過數月確定的南下干部,在此集合,由縣公安局長王維帶隊出發南下。1948年,在此又建立了武城城關完小附設師范班,第一任長是劉鈞,招收了一個師范校
年,師范與城關完小分班。1950開,定名“武城師范”。當年招收三年制初師班2個。次年又招收師訓班2個,并招收4個初中班。至1957年,師范才遷出文廟至現武城一中校址。在此廟學,武城培養了大批軍政人才,武漢軍區政委兼河南軍區第二政委、中共中央第九屆委員會候補委員、少將王新就是在此文廟的高級小學畢業;武城著名的抗戰烈士戚烽也是在此高小畢業,可謂人杰地靈英才輩出。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嚴重威脅著中國安全。武城人民和全國人民一樣,積極響應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縣政府多次在文廟召開抗美援朝動員大會。當年12月就有445名參軍入伍,在文廟集合后奔赴朝鮮戰場。1951年全縣數百人的抗美援朝代表會議在文廟召開(附有照片)。后來的“三反五反”大會,公審公判大會等大的政治活動均在文廟操場進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文作者少年時期也曾在此文廟讀書,多次參加在文廟大成殿召開慶國慶大會、歡度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等活動。
縱觀歷史,武城文廟不僅是崇拜孔子,興辦廟學,傳播儒學文化、教書育人的場所,也為武城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貢獻。后因文廟年久頹壞,于1969年拆除。1973年,衛運河河道拓寬,大堤東移一公里,整個縣城原址(包括文廟原址)變為運河河道,存在了800多年的文廟永遠的消失了。雖然古跡文廟消失了,但它在武城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彩重墨的一筆。
□韓風聲 臧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