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古城墻的特點除了靴子城、五個城門外,還有城西中段沒有護城河。為什么古代德州的護城河北起靴子尖繞過城北、城東、城南,繞到城西大西門以南就結束了,城西的大部分區段沒有護城河呢?
??? 原來,在清初之前,京杭大運河緊鄰德州西城墻,以“W”的彎曲河道沿著西城墻緩緩流過,兩者最近處不足30米,如小鍋市街南頭舊運河上的“廣安橋”處,就離德州城“靴子尖”的城墻角不足30米(目前此處還有一土堆,是德州古城墻的唯一遺址了)。最遠的地方也不到200米,如大西門距舊運河岸。古城池的設計者,就用運河替代了護城河。
??? 到了清朝雍正年間,朝廷在治理京畿河道時,認為運河到汛期時,會危及德州城的安全,所以,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將德州城西彎曲的舊河道改道至現在的位置。
??? 以上是官方說法,是寫在史志上的改道原因。可民間的傳說卻是,沒改道前的運河進入德州后,于現在的勝利橋處拐向東北方向,直沖德州城的大西門。因為德州城是靴子形的,其西城墻是自南向西北方向慢慢畫弧而行的,造成大西門的城門樓也有些向西南方向傾斜。所以,站在運河的拐彎處,順著運河的流向向前看,運河的頂頭是雄偉壯觀的德州大西門的城門樓,運河里的白帆好像要進入德州城里一樣。所以,就有了從南方運來進京的糧食等物資被德州截留,影響朝廷繁榮發達的奏本和迷信傳說。所以,朝廷決定德州城西的運河必須改道。從而,就有了現在較直的河道狀態。
??? 運河改道后,殘留在城墻邊的舊河道,人們雖然稱其為“舊河”,可河里只有水而不通航了。后來修鐵路時,經由德州城西的鐵路線多次穿越舊河道,并在附近取土墊路基,舊河故道的面貌遭到了破壞,被分割成了數個大小不一的海子,有的地方還成了火車站或鐵道的路基。
??? 前幾年,在德州城區的地圖上,知情者如仔細看并加以分析,還能分辨出舊運河故道的輪廓和走向。可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現在就是輪廓也很難分辨了。為了不忘這一壯觀的歷史遺跡,今探尋一下舊運河故道的遺址。
??? 根據人們稱其為舊河海子的走向看,沒改道前的運河進入德州后,在勝利橋處拐向東北方向。流經豆腐巷、鹽店口,在黑馬大市場的南頭,直插德州火車站的北半部。這一段舊運河故道的大部分水面還存在,政府在此處修建“運河公園”。只是黑馬大市場東南部、火車站西鄰的“八道海子”消失了。
??? 當舊運河越過火車站的北半部后,向東望就見到了德州的西南城角。舊運河繼續流向東北方向,經過“西房庵”就到了剪子股街(金谷園南)和金城街(迎賓大市場北)之間的道口,在此向東看不遠處就是德州大西門城樓了。古運河在此處急拐了個“V”字型彎,而這個“V”字型的南一劃是緩慢較平、北半部較直,所以,在勝利橋處順河而看,給人們造成了運河進了德州城的錯覺。
??? 舊運河的故道,在這里急調頭轉向西南方向,經竹竿巷、董子讀書臺、四合驛等古跡,又回到了鐵路以西。在離老電廠不遠的地方又拐了個倒“V”字彎,成圓弧形緩緩流向東北方向。
??? 當舊運河進入橋口街(西關)南部時,又轉向了正東方向,第三次穿越鐵路到了鐵路東。在米市街和橋口街的中間,穿過了“九達天衢”牌坊下的廣寧橋,向著城墻上的“望海樓”流去。這里是德州人引以為榮的“九達天衢”古牌坊的故居,四柱三樓重檐,黃綠琉璃瓦覆頂的三門式“九達天衢”木牌坊,距城墻不足100米,與建在城墻上飛檐翹壁的“望海樓”遙相呼應,是古代德州的一美景。
??? 當舊運河流過“廣寧橋”后,幾乎就到了城墻跟下,這時它又拐了個“V”字型彎,向西北方向流去,第四次穿越鐵路回到了鐵路西。它流經將軍廟、德州小西門、銀瓦寺等古跡后,穿越小鍋市街南頭的“廣安橋”,在小鍋市街的東邊緩緩向西北方向流去,在老北廠街南頭與現在的運河匯合。
??? 綜上可以看出,德州城西舊運河的故道,南起勝利橋北至老北廠街的南頭。在德州城西劃了個不規則的“w”,在沿岸留下了無數的古跡、盛景。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美好的傳說,成為德州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頁。
??? 四十年前,在整個舊運河的故道上,還留有兩座“石拱橋“和十余個大小不一的海子,這些海子有的碧波蕩漾、清澈透明,成群的魚蝦在里面自由地戲耍。有的長滿了粗壯的蘆葦,成群的野鴨和水鳥在蘆葦塘里歡快的歌唱。雖然舊運河早已無力承擔運輸任務了,可它仍然默默地承擔著美化城市的重擔,給古老的城市創造了勃勃生機。
??? 可惜的是,經幾百年風雨的沖刷,僥幸被保留下僅可以證明舊運河故道身份的幾個古跡,近些年來又被我們破壞了。如小西門外的“廣安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鐵路修復線時被鐵路掩埋了;搖搖欲墜的“九達天衢”古牌坊,在德州解放后被人們拆除了;“九達天衢”古牌坊旁的“廣寧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因“德州農機廠”修鑄鋼車間而給蠶食了,栩栩如生的七只石蛤蟆也不知去向了。
□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