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東平原縣城新華南路北段路東,琵琶灣公園西側,新修了龍門。這是一段仿古城墻,南北長約43 米,兩端底寬約10米,高度相當于五層樓房。城墻居中拱門上鑲嵌“龍門”二字刻石。龍門之上建有亭式閣樓。新修龍門高峻挺拔,雄偉壯觀;同時,從龍門往西拓寬了龍門街。說起龍門街的來歷離不開平原龍門,龍門的由來還有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
東漢時的平原縣城,在今平原縣城西南二十五里,古平原郡城。當時的平原郡相當于現在的省,它直屬中央,轄十九縣,平原縣治就在平原郡城。郡的行政長官稱太守,其屬官有督郵、主簿。督郵監察所屬各縣官吏的功過,主簿掌管文書簿籍。東漢時的平原郡一度為皇族子弟的封地,稱平原國,與郡平行,其行政長官稱承相。平原郡之上,置青州,設刺史一人,替朝廷監察各處。東漢末,州刺史改稱“牧”,州牧掌握兵權,并成為一方行政長官。東漢靈帝時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漁陽人張純舉兵反叛,遣兵攻打平原、清河。皇帝詔青州,遣青州從事將兵討張純。當時,劉備率關羽、張飛等部屬討黃巾過平原,平原劉子平知劉備有武勇,推薦劉備隨青州從事討張純。遂與相隨,遇敵于野,劉備受傷佯死,躲過一劫。對這段歷史,《后漢書》卷七、《三國志·先主傳》有簡要記載。
相傳,劉備傷愈后,率隊到平原縣城找青州重新再議兵事,平原督郵看不起劉備,拒之驛站門外,不讓接見并索要銀兩。張飛怒鞭督郵,劉、關、張三人連夜從古平原郡城東南隅水門洞逃生。后來,劉備當了平原縣令,又當了蜀漢皇帝,他當年出逃的水門譽為龍門。
北齊天寶二年,平原縣城遷至今地,初為土城,城墻東南隅仍修有水門,水門上修了拱門,這是傳說中的龍門雛形。龍門的定型,始于磚砌城墻。明萬歷元年,在水門上建了文昌閣,閣內供奉文昌帝君,相傳是主宰功名、祿位的神,舊時多為讀書人所崇記。龍門往西不遠有起龍橋,再往西是一條小巷——龍門路,路東部路北是學宮;路南是泮池(俗稱琵笆灣),池內有井,水甘甜據全縣之冠;龍門、文昌閣是古學宮(今平原師范)的附屬景點,載清代平原縣志卷首“平原學宮圖”。明萬歷十一年五月,平原縣城改建為磚城,同時,建成了磚砌水門和文昌閣,傳說中的龍門造型才最終固定下來。
明萬歷二十四年,周汝觀任平原知縣,將書法精品“龍門”二字刻石,鑲嵌在水門額上,并作“酹平原相史公”詩一首,留下“群豪新慶龍門御”的詩句,周汝觀正式命名水門為龍門。從此,平原縣有了一座完整的龍門建筑。石刻“龍門”二字,是一蹴而就的大草,深受文人喜愛,民國年間,四方游人拓印遠攜。龍門古建筑,歷經多次維修,至新中國建立初期,仍保留完整。但那條龍門路是一條泥巴道、小窄巷,實在難走,解放初期,平原師范干脆開了東門走東路。
“文革”之初,龍門遭劫。1966年6月初《人民日報》連續發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等社論。在這種形勢下,平原師范的師生也要橫掃學校及其周邊的一切牛鬼蛇神。迫于政治形勢,當時主持學校工作的原領導班子決定停課,組織師生學習討論《人民日報》社論。在6月初的一天下午,不知哪個班、組,率先提出質疑,稱“龍門是古代留下來的神,應當鏟除”。該建議很快得到學生會干部的認同和眾多師生的支持,幾百名師生涌出校門,圍著龍門亂鏟亂扒。一個多小時之后,龍門建筑外墻皮的大青磚全部扒光,龍門石刻摔落在地,龍門古跡只剩下一堆土疙瘩。
據當年師范的學生回憶說,在那種形勢下,誰也不敢說不能扒。在拆除龍門建筑過程中,龍門石刻也許受到師生的關愛,不忍心毀壞。拆除結束,老校長讓幾名師生把龍門石刻移到校內,放在原文廟大殿前廟臺下東廊房門前,“龍門”二字朝下,成了教師吃飯用的石桌,并且在這里一沉睡就是12年。
1975年12月,李庚明先生從外地調到平原,當時任縣工業辦公室副主任兼工業局副局長。他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親自到師范學校走訪師生,了解龍門石刻的來龍去脈,并且拍照、撰文,還以《平原縣發現了龍門》為題,在1976年《大眾日報》副刊上發表文章。接著,他設計并開發了“龍門”牌平原白酒,第一次將龍門文化與商品生產結合起來,得到全縣干部群眾的贊揚。1978年,龍門石刻移入縣圖書館,作為歷史文物保存至今。后來,龍門路鋪上了瀝青,泮池填平并修上了操場,平原師范又重新改為南門。
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龍門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平原人民懷念龍門古跡,廣大群眾渴望重修龍門。
現在,一座嶄新的龍門建筑重新聳立起來,原來的龍門小路拓為龍門街,龍門周邊成為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旅游景點,這也必將促進全縣文化和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王玉杰 牛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