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街曾是位于德州老城中心一帶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小街道,大概位于如今的德州一中院內。它狹窄、僻靜,簡直就像一個小胡同,似乎原本并沒有什么特別。但是,這樣一條不起眼的街道,也曾見證過歲月的變遷、人情冷暖與悲歡離合。
?
【永慶寺的前世今生】
說起德中街最有名的古建筑,永慶寺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很多“老德州”不知道“永慶寺”這個名字,但他們都知道德州一中附近原來有過一個“大寺”。這個“大寺”曾經是德州全境最大的一座廟宇,最早是在唐代建成的。
據史料記載,永慶寺是于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由唐代高臥云禪師創建的。據說,它本來建在運河西岸,約在元代的時候毀于戰亂之中。到了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永慶寺被移建于城內,搬到了德州城朝陽門內、喧嘩角以北、二廊廟角東南側,從此,幾百年間,它一直矗立在德中街的北面。明景泰年間、清光緒年間,永慶寺都曾再修;到了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永慶寺的一部分改為山東省立第十二中學,成為了現在德州一中的前身。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前,永慶寺占地曾達200余畝(含大寺廣場、放生池等),寺院內古樹參天,風景秀麗。主要建筑物都在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間閣(俗稱千佛閣)、鐘鼓樓、東西配殿、凈業堂等。在寺中東南面,有御碑亭一座,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皇帝南巡經過德州時立的,上面有御筆親書四種文字(漢、滿、蒙、藏)的碑文,以昭文治武功。這座御碑為漢白玉石正方形的四面碑,漢、滿、蒙、藏文字各占一面。天王殿的東南面還有大鐵鐘一口,是元代遺物。傳說,很久以前運河鬧洪水,在大運河上游順水漂來一尊鐵菩薩和一口大鐵鐘,它們在水里一邊漂蕩一邊說悄悄話:“叮叮當當,叮叮當當,俺上德州,你上東光……”如此漂來漂去,鐵鐘靠近了德州大運河岸邊,據說只有德州親兄弟八人的人家才能把鐵鐘運上岸來,大鐵鐘就落在了德州永慶寺,鐵菩薩則落在了距德州以北五十多公里的東光縣。
1929年以后,永慶寺漸漸破敗,直至后來被完全拆除重建。新永慶寺目前位于德州經濟開發區境內。
【老鼠精的神話傳說】
關于永慶寺的來歷,在德州民間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
明朝永樂年間,永慶寺由運河西遷移到德州城內時,規模并不大,寺中只有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有一年的除夕夜,老和尚包餃子,小和尚燒火,兩人準備下水餃辭舊歲時,進來一名身穿紅襖的小媳婦。小和尚有點不知所措,慌忙跑進里屋告知老和尚。老和尚迎出來問:“你是何方人氏?”小媳婦搖搖頭不說話。老和尚又問:“你是那路神仙下凡?”小媳婦還是搖搖頭不吱聲。老和尚說:“你想吃餃子?”小媳婦點點頭。老和尚叫小和尚盛來一碗水餃放到小媳婦面前,小媳婦還是不吃。老和尚又問:“你想叫我們喂你啊?”小媳婦又點點頭。于是,老和尚叫小和尚喂起小媳婦來。只見小媳婦吃起餃子來一口一個狼吞虎咽,兩個和尚見狀心里直發毛。老和尚定神再仔細一看,小媳婦衣服下面露出一條尾巴,老和尚心中一驚,沒敢出聲,悄悄溜進里屋,從墻上摘下七星寶劍,來到小媳婦身后照其脖子猛剌一劍,但聞一聲慘叫,一溜火光朝東南方向竄去。
兩個和尚燃起火把、手持寶劍,沿著血跡一路尋去。尋到寺外廣場東南方老古井處,不見了血跡,四處尋找仍不見蹤影,老和尚決定下井尋找。叫小和尚回寺中拿來燈籠、大筐、手鈴等用具,把大筐拴到轆轤上,自己坐在筐中,叫小和尚把他放到井里去,并告知小和尚,聽到搖手鈴聲即刻停止放繩,再聽到手鈴聲立刻把筐提上來,一切吩咐妥當,老和尚便下井尋找。當快下到井底水面時,發現井壁上有一個大洞,洞口能容一人自由進出。小和尚聽到手鈴聲立刻停止了手中的轆轤,老和尚手持寶劍、燈籠向洞中尋去。走了一會兒,見洞中越來越大,還從洞的深處射出來一絲光線,老和尚又朝光線處尋去。當來到光線處時,只見這里寬廣明亮、燈火輝煌,像一間寬闊的殿堂,看見炕上躺著一只穿紅襖的老鼠精,正是剛才的小媳婦,已經死亡。再四處查看,只見倉庫般大小的偏洞里堆滿了珍珠瑪瑙等金銀財寶。把財寶運上來之后,兩個和尚除留了一少部分用于正常生活外,其余的全部用于擴建寺院、整修廟宇、增加僧人、重塑佛身等。
從此,永慶寺多年冷冷清清的寺院一下子熱鬧起來:紙火映天,香云繚繞。每逢大年初一、十五或信佛教之日,進香許愿者都絡繹不絕。
【一中師生的愛國思潮】
說到德中街,不能不提到已經走過了82個風雨春秋的德州一中。德州一中為德州培養了無數的人才,也見證了歲月歷史的變遷。它在歷史的風浪中一步步走來,曾經無數次分享現代祖國心跳的脈搏,其中,著名的“一二·九”運動爆發時,德州一中就曾發生過曲折的斗爭故事。
1935年,日本侵略軍加緊進犯我國華北地區。國家到了危急關頭,國民黨政府卻實行“不抵抗”的投降政策,激起了全國人民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一二·九”運動,它的斗爭思潮也很快波及到了德州一中。當時的德州一中名為“山東省立第十二中學”。那時,學校里五年級學生魏和軒、馬國貞、趙洪聲等人,受到了在外地宣傳抗日親友的影響,他們在國文教師王澤浦的啟發下,在《北魯日報》創辦了《中學生周刊》,諷刺當局,宣傳抗日,遭到了校長孫青山的訓斥。校長命令學生停刊,激起學生們的反對。而此時已到嚴冬季節,學校卻又以軍訓的名義命令學生開辟操場。天寒地凍,住校生因吃不上熱飯,向學校提出意見,反遭到軍訓教官的訓斥。這再次引起了學生對學校的不滿。一天晚上,自習室的汽燈出了毛病,身為班長的魏和軒將辦公室的汽燈摘下換上,惹得校長大發脾氣。魏和軒和馬國貞、趙洪生等人就開始商量發動學潮,驅走孫青山。
第二天下午課后,以魏和軒為首的眾人召集學生在北城門洞開會,決定行動,作了組織安排。當晚,學生們封鎖了校長室和校門,準備第二天向校長提出三項條件:1、取消軍訓;2、允許學生參加抗日活動;3、開放圖書館和所有書籍。學生趙洪生借來油印機印刷傳單,王凱負責張貼標語。不料黎明時,校長孫青山越墻逃脫,找到了縣長李樹德,報告了學校里的情況。
第三天上午11時許,縣長李樹德帶領三十多名武裝人員進校,校外也有軍警巡邏。縣長進校就找魏和軒,魏趁學校混亂,翻越東墻,跑到趙洪生家隱藏。校內有的學生被打,哭叫連天,然后被趕回家。天黑以后,魏和軒由鄰鄉賣窩頭的老大爺掩護,頭戴氈帽,腰系麻繩,拉著小車,裝扮成老大爺的兒子,出了東門,躲藏在親戚家。這時,城內已經戒嚴,搜查肇事者。后來,魏和軒的族叔魏海泉請人前去說情,縣里才不再追究,學校將魏和軒、馬國貞、趙洪生等四人開除。同受“一二·九”思潮影響的教師胡石夫在這次學潮后離開學校,后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在冀中。同時,山東各地學潮紛起,教育廳長何思源唯恐事態擴大,下令全省中學提前放寒假。
【董子后人的傳世書畫】
德中街雖然只是一條很小的街道,但也許是因為靠近古剎,靈氣十足,清末民初,這里也曾出過一位文化名人。他就是書畫名家董瑤林(公元1864年-1933年)。
董瑤林,字瑞芝,別號柳湖,漢代著名大儒董仲舒的后代。據說,他7歲的時候臨摹顏真卿的名作多寶塔碑,就已經能做到工整遒勁,讓人另眼相看了。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他考中秀才,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又考中了拔貢。就在不久之后,清朝滅亡,他就專心從事自己心愛的文化教育活動。
董瑤林秉性耿直,不樂仕途。他性格中的很多方面都在書畫作品中有所體現:如他在書法上學習顏真卿和柳公權的風格,繪畫上喜歡畫竹、蘭。清末他曾辦私塾執教,閑暇以研習書畫自娛,每日批注史書三章,書白褶小楷十行,終生不輟。民國初期,曾有人勸他出任縣長,他卻堅辭不就,而先后在通縣潞河中學、德州博文中學任教多年。1933年,董瑤林應縣長李樹德之聘,參與編纂《德縣志》,被推為副總纂,輔佐縣長總負其責,并分撰人物志稿。他周密策劃、盡心盡責、任勞任怨,把修志之責引為己任。不幸修志尚未成功,他卻于當年冬猝然病逝,給后人留下了《雙興菴福善水會碑記》《骨董沽禍記》《石還志》《地理摘要序》《柳湖詩文遺稿》等。
□記者 王曉松? 實習生? 廉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