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仿古南門建筑
德州文廟遺址出土的石碑 崔忠偉 攝
現在的明月湖曾是老護城河的一部分
1956年的北城內門
1959年的解放路,向左為柴市街
乾隆年間德州老城簡圖
解放大道是德城區的交通主干道之一,它南北貫穿于整個德城區,連接起市區內大學路、天衢路、三八路、東地路等多條東西向干道,平行于湖濱大道、迎賓大街之間。這條道路在解放之前就一直是交通主干道,在老城之中擁有極其重要的交通地位。它從遙遠的歷史中走來,又不斷與時俱進,充滿活力,融入熱鬧的現實之中。它還將繼續向前發展,邁步走向未來。
德州老城的主干道
解放前的德州老城里,解放路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道路。一方面,它向南直通老城最為雄偉的城門——南門(朝陽門);另一方面,它與建設街相連,向西通往大西門(聚秀門);又與勤奮街相連,向東通向東門(長慶門),只剩下小西門(廣川門)和北門(拱極門)沒有與它直接相連。而其中的北門,據說從建成之后即成虛設,由于犯了所謂的“太歲”,整年關閉,就從來沒有開過,只有處決犯人時,才會將北門打開。
現在的解放大道所在的位置,在過去德州老城南北向的中軸線稍偏西一點。德州老城的南城墻在今天的東方紅路一帶,南門大約在東方紅路與解放大道交叉的十字路口處;西城墻大約在今天的迎賓大道一帶,大西門在迎賓大街與建設街交接的丁字路口處;北城墻在共青團路(青年路)一帶,北城門在勝利街與共青團路交叉路口略向北一帶,共青團路小學西北附近;東城墻在新湖路一帶,東門在新湖路與勤奮街的交叉路口一帶;小西門大約在現在京滬線以東,迎賓大街以西,天衢路以北,小鍋市以南的位置。德州老城方圓不過一平方公里,老城墻的周長也不過一千米。城墻外原有一條寬約五米的護城河,后來絕大部分都已經被掩埋,但南城墻外有一部分保留了下來,后來漸漸變成了現在東方紅路南側的明月湖。
解放大街最早成為城市主干道的歷史,恐怕會和老城的歷史一樣長吧。德州老城墻是什么時候修建的?有人說始建于唐代,也有人說唐代以前就有。曾經日寇占領德州時,留下一本叫《德縣案內》的資料,對德州的歷史地理等情況有一些記載。資料中說,德州城墻建于魏朝(三國年間),根據洪武十六年“天下都司衛所筑城”的要求,德州衛都督張文杰指揮徐福經過十多年的準備,于洪武三十年在運河以東建立了德州衛磚城。據說,到1947年德州城附近的運河決堤時,舊城墻還起過積極的作用。那時大水淹了德州城,城內的人關閉了城門,并用麻袋填滿土死死堵住了城門,防止了洪水淹沒德州城,竟然保住了城內市民的安危,等洪水退去,城門才被打開。
如今,城墻和城門都已基本不復存在,只在小鍋市以南,京滬線以東還殘存著一點城墻遺跡;解放大道也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樣子了,但它兩旁仍然商鋪林立,繁華熱鬧,它仍然是德城區最重要的南北向道路之一。
街名映射時代變遷
其實,解放大道本來不叫解放大道,它在解放前甚至不是一條路,而是幾條路連接起來的。其中從南門向北到喧嘩角(喧嘩角在現在解放大道與三八路交叉的路口)的一段叫南門內大街(或南門里街),由此向北再到二郎廟角(現在的解放大道與建設街的交叉路口)叫當鋪街;再向北叫二郎廟街……
這幾條街的得名都與地理位置相關。南門里街在南門以里,二郎廟街在二郎廟旁,當鋪街上有個當鋪。據說這家當鋪在路西,當鋪字號是“德恒當”,業主是吳橋人。由于該當鋪資金雄厚,經營較久,在附近影響頗大,所以整條街就取名為當鋪街。“德恒當”何時開始營業,沒有文字記載,但在民國十四年(1925年)軍閥混戰時,國民二軍攻占德州,奉系軍聯合當地土匪反攻復占德州,進城后大肆搶掠,較大商業店鋪均被洗劫一空,“德恒當”亦遭受巨大損失,這件事情是有記載的。到了民國二十年左右,“德恒當”由他人繼續經營,字號被改為了“裕魯當”。1937年日軍侵占德州后查封當鋪,從此結束了典當這一行業。但這條街仍沿用原街名——當鋪街。不過,不管是南門、二郎廟,還是當鋪,都已經成為了歷史,這些東西都是過去那個時代的產物,也使這些街名被打上了濃厚的時代烙印。
德州解放后,很多街道都改了名字,當鋪街也改名為新生街。附近的其他有特色的街名還有團結街、建設街、勝利街、民主街、平等街、黎明街等等,這些街名和后來的“解放路”、“東方紅路”等構成了那個時代的鮮明特點,其中有的街名到現在都沒有再變。這些街名也算是街名演變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吧!
“解放路”這個名字是1981年才開始正式使用的。據幾位50歲以上的老德州人回憶,這條路本來就是土路,后來漸漸被改造成了煤渣、白灰、三合土路面。“那個時候有的路段并不好走,路面不平,一會兒上來,一會兒下去,走在上面就像在坐小船。”他們說。1969年至1983年,從二郎廟角到東風路的一段路面被拓寬,并鋪成了瀝青路;1987年它又繼續向南拓寬延伸至向陽路;1983年至1989年它的北端由二郎廟角向北延伸拓寬至現在大學路以北一個路口處……總之,新中國成立以后,這條路不斷翻修、拓寬、延長,漸漸地從一條很窄的、坑洼不平的土路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這條路的發展,對于生活在路兩邊的百姓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解放吧。“解放”這個名字,盡管具有極強的時代性,但它記錄了這條路變遷的歷史,還是頗有點紀念意義的。
德州文廟古建筑群
民國二十四年時的解放大道北端,有一座古建筑群。這就是德州文廟古建筑群。
德州文廟是什么樣子的?據記載,當時德州文廟的主要建筑物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其左右附屬建筑做對稱式排列。廟前為欞星門,左右有坊,分別寫著“德配天地”、“道貫古今”幾個大字。欞星門前為泮池,南面是照壁,提有“太和元氣”四字。坊外兩側各有一碑,一個寫著“文官下轎”,一個寫著“武官下馬”。欞星門內是大成門,兩側各筑一廳,大成門后就是宏偉美觀的大成殿,殿內有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緒五位皇帝御書的匾額,孔子、顏回、子思、曾子、孟子等圣賢的像就供奉在這座大殿之內。殿后有明倫堂,其后是尊經閣。文廟東西均有偏院,其中有孔子家廟、英烈祠、土地祠、鄉賢祠、名宦閣、董顏祠、學署等等。
德州文廟建于什么時候呢?據清初德州學者孫勷記載,元代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知州把它從城東南遷到西南,到明洪武十年(1377年),它被遷到了現在的位置。古時候,每年春秋兩季,人們都要在文廟祭祀孔子,由知州主祭,民國時期改為縣長主祭,其他官員及本州有名望人士陪祭,祭祀的場面隆重而又浩大。
隨著歲月的變遷,不但隆重浩大的祭孔典禮早已成為了歷史,連雄偉壯觀的文廟古建筑群也已經煙消云散。就在不久之前的3月5日,德州文廟舊址處(現德州監獄附近)出土了兩塊石碑,提醒現實中的人們回憶或想象當年這里莊嚴、宏偉的場面。
□記者 王曉松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