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武城縣城東北部的李邦彥村,西靠陳公堤,原名“篦子匠莊”,始因做篦子的工匠來此定居,傳徒授業,而篦子質量好而遠近聞名,此村因此而得名。
??? 篦子是用竹子制作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兒,兩側有密齒。輕輕地篦頭,也起到按摩頭皮、舒絡筋骨的作用。如今的年輕人很少知道篦子是做什么的了,在過去的歲月里,從王臣將相到尋常百姓家,篦子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 篦子自古是閨中物品,古時被看成是兒女定情的象征物。當時武城的農村青年普遍把篦子作為定情物相送,以此寄托真摯的愛情 。篦子的功能是刮頭皮屑。《本草綱目》中記載,若產婦無乳,可用女人梳頭的篦子梳理乳房,哺乳期間乳房積壓了奶水引起腫塊也要用篦子梳,直到如今在武城老人們中間還流傳著這種治療積奶的小驗方。
??? 相傳,北宋宣和年間,村里有個做篦子的工匠,這位工匠篦子的手藝制作遠近聞名,工藝細致復雜,工序繁多,相傳一個小小的篦子就有108道工序。這位工匠手藝獨特,就是窄小狹長的篦子梁上也被工匠做文章,上面或詩或畫,或書或刻,形成一大工藝美術特色。因為他做的篦子造型優雅,經久耐用,所以當時很多名人、將相都紛紛來此求購。
??? 高俅本是蘇東坡的書童,后來又跟了王晉卿,王晉卿與當時被封為端王的趙佶關系很好。有一天趙佶覺得自己的頭發亂了,想梳梳頭,而身邊又沒篦子,王晉卿就把自己的取出來了。趙佶一看式樣很特別,有點兒愛不釋手。王晉卿也很乖巧,立刻順水推舟,并說自己還有一把,馬上就派人送來。
??? 這個送篦子的人就是高俅,篦子也就是當時有名的武城篦子。他到端王府時趙佶正在蹴鞠,不敢打擾,就站在一旁觀看。趙佶問他會這個嗎,高俅答道會一點兒。于是兩人就對練了一會兒。趙佶一看高俅踢得很不錯,非常高興,就把高俅留下,另派人跟隨王晉卿。趙佶很喜歡精美的武城篦子,也很賞識送篦子的高俅。后來趙佶即位,為宋徽宗,高俅自然也一步青云,做到太尉之職。而武城篦子因此名聲大振。
??? 當時有個懷州人李邦彥,自號李浪子,人稱 “浪子宰相”,也深知武城篦子做工獨特,質量上乘,便和人到武城買武城篦子,看到篦子后愛不釋手,擺弄著篦子問:“此喚何村,回朝后要奏明圣上,把篦子定為貢品。”隨從說此村名為篦子匠莊,他搖頭說 “不雅。”李邦彥走后,人們才知道這位要奏明圣上把他們的篦子定為貢品的,原來是尚書左丞李邦彥。人們為了謝恩,便將篦子匠莊改名為李邦彥。“李邦彥”的村名沿用至今,而附近的村民都知道李邦彥又名 “篦子匠莊”。
??? 篦子因為工藝復雜,利潤微薄而又有著傳男不傳女的風俗,漸漸地淡出了 “篦子匠”村的視野,而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篦子的實用功能也逐漸喪失,如今篦子也僅僅是老人們睹物思昔,懷舊抒情的物品了,而 “篦子匠莊”和 “李邦彥”的歷史淵源卻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掩蓋。
■劉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