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德州二中即德縣衛氏博濟醫院原址。 攝影 崔忠偉
德縣衛氏博濟醫院(簡稱衛氏博濟醫院),是民國時期美國駐天津基督教公理會設在德州的一所教會醫院,也是魯西北大地第一次出現的與西方文明接軌的現代意義上的西醫院。在其存在的25年中,德州一帶的百姓曾得到過該院的救治,使人們對西醫西藥有了完整的認識,對開闊德州地域人們的醫學視野起了重要作用。該醫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多次遭到日軍的破壞與掠奪,最后被強行關閉。醫院的樓房和設施成為侵華日軍在魯西北、冀東南的大本營。但作為德州的一段歷史,在德州人們的記憶中是無論如何也抹不掉的。
◎醫院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
早在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美國駐天津基督教公理會利用衛運河的交通優勢,在恩縣龐莊(今武城縣郝王莊鄉龐莊)設立教堂,附設醫院。主持人為美籍牧師兼醫生亨利·波特(Heney.D.porter)及美籍猶太人德富蘭(Francis.F.tucker)醫生。津浦鐵路通車后的1916年,美駐天津基督教公理會,為借用鐵路交通優勢擴大教會勢力,增強教會在魯西北一帶的影響,果斷把恩縣龐莊的教會醫院與學校一起遷來德縣。教會在德縣城東郊購買300畝土地,先后兩次耗資118500美元,建成大小樓房10余座,平房若干間,分設醫院(衛氏博濟醫院)、學校(博聞中學)和教會住宅三處,取名曰:“三育村”。“三育村”建筑自西向東依次為醫院、女子中學、美教會住宅、男子中學等四個部分。
衛氏博濟醫院位于“三育村”西部,坐落在醫院區域中央的主體建筑為一座三層樓房和一層地下室,整個建筑面朝西南。全樓分左右兩翼,左為博濟女醫院,右為衛氏男醫院,合稱“衛氏博濟醫院。一樓為綜合門診(包括內、外、婦、兒、急診五科)和外科熱敷治療室、化驗室、藥房、X光室、財務室、總務處;地下室設有太平間和部分倉庫庫房;二、三樓由中間分為男女病房,各有床位各50張。二樓中央設有問事處。三樓左右兩端設有少量結核病房。主樓以外,還建有手術室、消毒室、小禮堂、職工飯廳、病人伙房、鍋爐房、浴池、發電機房、鐵木工房、護士樓等。
衛氏博濟醫院的基金、投資及日常經費,來源于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及一些不定額的私人捐助。醫院的工作人員約100人左右。美籍工作人員的薪金由美國教會供給,月薪約在250美元上下(當時1美元約合舊幣人民幣2.5元)。中國醫師的薪金約120-150元舊幣,護師(士)、化驗師(士)、藥師(士)、等約在35-50元舊幣,普通工人、技工在15-35元舊幣之間,均由醫院供給。
衛氏博濟醫院的首任院長為德富蘭,后任院長有蘇文瑞、郭壽仁、孔美德(女,美籍,兼臨清華美醫院院長)、郝思齊(男,美籍審計師,兼臨清華美醫院院長)、包林(德籍猶太人)等。醫院由5人組成的院務委員會(以院長、護士長為首組成)對全院進行管理。
◎醫院門診量日均100人次
衛氏博濟醫院的綜合門診,每周六天門診;急診不分晝夜,平常有兩名大夫和幾名護士值班。醫院所用病歷,由護士傳遞,均用英語書寫。住院病歷,有醫師負責整理存檔。醫院門診量平均每日在100人次左右。附設的外科熱敷治療室,負責門診的小手術、換藥及針劑注射等。化驗室可檢查大便、尿液、痰、血液等四大常規。醫院藥房常備藥品約400余種,主要通過美國的科發,德國的謙信、拜耳,英國的大容來默克,以及瑞士、法國等多家公司在中國上海、天津等地代理商訂貨購進。
衛氏博濟醫院病房分為內、外、婦、兒等科。內科只限于藥物治療及注射、輸液等;外科可作闌尾切除、截肢、疝氣修補、腸吻合、腫瘤切除等手術;婦產科除接生外,還可做剖腹產、子宮摘除手術。德縣衛氏博濟醫院的病人住院期間,生活和護理完全由醫院護理人員負責,不準親友陪床和隨便探視,禁止為住院病人送進任何食物和用品。醫院的醫師、護士、實習護士、護理工以及住院病人,統一著醫院定制的工作服裝。
◎醫院附設“蘇氏護校”
衛氏博濟醫院附設的護校,開始由美籍蘇文瑞女士主持創建,故名“蘇氏護校”。學制四年,招收初級中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學員,女生為主,兼收少量男生。教學課程有生理解剖、細菌、藥物、應用護病技術、內科傳染病護理、外科護理、急救術等,由各科醫師輪流執教。學生除聽課外,還去病房進行護理實習。這所護校教學質量較高,在中華護校全國會考時,其成績多次名列前茅。蘇護校學生畢業后或留本院,或去北京、天津、濟南等地的教會醫院工作。
德縣縣城淪陷后的1938年至1942年間,衛氏博濟醫院下屬的蘇氏護校雖受到一定影響,但仍招收了40名女生(二個班級)學員,在病房進行培訓。
歷任校長有蘇文瑞、于淑安、陳俊華、笛荷蓮等。
◎醫院曾被日軍侵占
日偽統治時期,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礙于美國的軍事實力,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地關閉衛氏博濟醫院,但對醫院進行了嚴密監視和控制。他們一方面禁止醫院收治八路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傷病員,禁止醫院的藥物外流;一方面又幻想將其變成為日軍服務的醫療機構。但是,具有正義感的外籍醫師和具有愛國精神的中國醫護人員,堅持不與日本人合作,在長達三年半的日軍淫威下,默默地從事著自己的工作。侵華日軍屢以查驗戶口、良民證、旅行證、身份證和搜查反日分子的名義,對美籍人員進行刁難,干擾和破壞醫院的工作秩序,使醫院的工作受到極大的影響。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院長孔美德及美籍人員被日軍集中于山東濰縣,作為日美戰俘交換回國。德籍猶太人包林接任院長。不久,醫院被日本軍隊強行關閉,“三育村”的所有建筑物均被日軍作為其指揮機關、特務機構的駐地和營房,成為日軍在魯西北、冀東南的大本營。為此,日軍還專門修建了德州歷史上最早的兩條水泥路,即三育村至肖何莊飛機場路和三育村至德縣發電廠路。偽新民會日本人小川貫一,趁機掠取醫療器械,糾集部分人員,建成所謂“德縣新民會診所”。
抗戰勝利后,為了軍事斗爭的需要,1946年6月11日將衛氏博濟醫院和博文中學校舍連同德州火車站、德縣兵工廠被一起拆除。1952年,德州市人民政府又在衛氏博濟醫院和博文中學舊址上建起德州市第二中學。
□張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