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毅之的侄子馬秀河老人手指處就是當年馬毅之的居住處。
馬毅之
李宗魯
李宗魯舊居
1926年,革命的火種撒落在當時禹城縣城內的第一高等小學,禹城第一個中共黨支部誕生了。85年過去了,那血與火的歲月早已成為過去,如今的城內第一高小黨支部雖已不復存在,但是光輝永遠照耀在禹城人民的心中。6月12日上午,記者在黨史部門負責人的帶領下,來到了禹城市市中街道辦事處東街“禹王文苑小區”(原城內第一高小黨支部原址處),尋覓革命者走過的足跡。
◎黨支部建在了當時的城內第一高小
為能找到禹城的第一黨支部的原址,記者在該市黨史辦負責人的帶領下,來到了禹城市市中街道辦事處東街。走進“禹王文苑小區”繼續向北走了百余米后,該市黨史辦方主任停住了腳步。“現在我指的這棟家屬樓的位置就是原來的第一高小黨支部。”順著方主任指明的方向,記者在路的東北角方向看到了一棟新建的家屬樓,借助老照片記者仍能感覺到當時條件的艱苦。“從老照片上不難看出,原黨支部有北屋3間,為磚基土墻草頂房(后經返修成磚頂),為一獨立院落,是1926年中共禹城支部的誕生地。”方主任介紹。
1921年秋,李宗魯到禹城城內第一高等小學任教,他多才多藝,教學方法靈活,為師生們所歡迎。他任藝體課兼圖書管理工作,經常向師生們介紹“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書刊,傳播新思想。分配到該校任教的還有山東省立第一師范畢業的同學楊笙甫(高密縣人,中共黨員)他們密切合作,注意在校內外發展黨的工作,開展農民運動,擴大和鞏固左派勢力。1926年3月7日,李宗魯與進步學生張樹杞作為禹城農運代表,參加了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在長清召開的農民運動代表會議,通過了農運問題、組織問題、黨的策略等方面的決議。此會召開后,禹城、平原即有農協。
“1926年春,城內第一高小黨支部成立。李宗魯、楊笙甫在教師中先后發展黨員張溫川(字巨濤),團員滕玉亭;在學生中,發展為團員轉為黨員的有馬云祥、楊世榮、王云閣、張樹杞等。7月份李宗魯率學生30多人到平原禹城交界處的楊柳寺集上講演,張貼標語,宣傳農民運動方向問題,并聲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方主任說,后來,李宗魯從“一高”出走,黨支部負責人由張巨濤接任,繼續發展的團員轉為黨員的有孟致祥(現改名孟一同)、秦吉和(現改名朱儒)、李濟深,共青團員有馮中元、戎明德、韓科選、程紹煜等。由李濟深任共青團支部書記,戎明德為組織委員,李文杰為宣傳委員。
1929年,清明前后城內“一高”支部計劃組織一次暴動,秘密準備了武器、火藥和暴動器材,因走漏消息,敵人派一個營進城,把守四門,戒嚴搜捕,使暴動夭折,團員們連夜從城墻上將暴動器材轉移疏散。該支部堅持到1929年6月底,因省委和省團委遭到破壞,聯系中斷,暫停了活動。
◎馬毅之的侄子追憶叔伯
幾十年過去了,在禹城城內第一高小這個火種初生的地方,早已不見了當年革命者李宗魯等人的身影,其后代也沒了音訊。經多方打聽記者了解到,1926年由李宗魯發展的黨員馬云祥(現名馬毅之)的兩個侄子馬秀文和馬秀河仍住在該市梁家鎮五合莊后,我們立即驅車趕到該村。
當天下午3點多,在經一番打聽詢問后我們在村頭的一排平房處終于找到了年過七旬的馬秀文老人。
馬秀文今年74歲,身體略胖,但精神矍鑠。據老人回憶,叔伯馬毅之參加革命時他還小,兒時總是聽父親說起馬毅之的故事。“我的父親在家排行老大,馬毅之是我二叔。當年鬧革命的時候我還不記事,但我清楚地記得當年我父親說過:1930年時,馬毅之任中共魯北臨時委員會組織委員。1931年夏,考入山東省立高中。1936年,考入北平宏達高中。1937年‘七·七’事變后,與共產黨員尉景平一起建立魯西北抗日游擊第七大隊。1947年下半年,任中共通化地委副書記。”馬秀文說。
當記者要求進一步了解馬毅之時,馬秀文在抽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馬毅之生前的照片。“這些照片是去年冬冬一家人從北京回老家時留下的。”后得知“冬冬”原名馬冬冬,是馬毅之的女兒,今年63歲。因不記得馬冬冬的聯系方式,馬秀文老人又專門找來了其弟弟馬秀河。
“平時家里都是馬秀河跟北京聯系,他了解的更多。”隨后記者跟隨馬秀河來到了家里。
馬秀河回憶:聽先父說過,當時北平解放后,馬毅之率部直驅湖北。武漢解放后,任武漢警備區政治部副主任。1952年5月,根據軍事工業發展的需要,調任武漢中南兵工局局長。同年年底,調中央第二機械工業部任黨委副書記。后因多年來馳騁疆場,積勞成疾,1954年2月病逝于北京。
后來在馬秀河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村頭的一所老房子處。“這就是我二叔當年住過的老房子,聽父親說過,當時國民黨的人多次來過這兒,二叔都巧妙地逃跑了,可由于年久失修,房子已經垮塌多年了。”
◎禹城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歷程
歷史不會忘記,革命先輩們為人民謀幸福的艱難歷程。在文史資料中,記者了解到禹城第一個黨支部誕生的前前后后。
1919年至1925年,正是帝國主義對中國大肆侵略的時候,國內軍閥割據一方,戰火連年不斷,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五四”運動的爆發喚醒了眾多青年學生,1926年春,在李宗魯的帶領下禹城城內第一高小黨支部成立,李宗魯任支部書記。后來,為反對張宗昌的征討赤捐,李宗魯以城里“一高”支部為核心,利用周會在校內演講,反對不顧天旱災情,向農民征討赤捐,并發動學生在校內外張貼標語。1929年,清明前后城內“一高”支部計劃組織一次暴動,因走漏消息,敵人派一個營進城,把守四門,戒嚴搜捕,使暴動夭折,團員們連夜從城墻上將暴動器材轉移疏散。該支部堅持到1929年6月底,因省委和省團委遭到破壞,聯系中斷,暫停活動。在當時,即有禹城黨的負責人李宗魯從校內被驅逐之說。
1925年尉景平同志在省立第一中學高中部畢業后,回到本縣與共產黨員馬馥塘(齊河人)同在城內第一高小任教(馬是教務主任),又組織起支部工作,發展了劉錚(劉貴芳)等一批黨員,聯合校內外進步學生組織起“民族解放先鋒隊”,對反動校長王漢勛對學生的法西斯教育展開了斗爭。反對開除宣傳抗日救國的學生,使校方不得不收回成命。至1936年暑期,馬馥塘、尉景平因暴露了地下黨的領導身份,王漢勛與軍政衙門勾結,決計要把他們捕進大獄。為保存革命力量,尉、馬(馥塘)撤出了“一高”陣地。
李宗魯,原名李洪儒,別名徐相善、李洪業、徐軒、張旭東,山東禹城禹城鎮寺后李村人。1917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1922年畢業后,回禹城城內高小任教,任教期間秘密組織“理發工會”,尋求救國之路。1926年秋經山東省執委批準,中共魯北地委正式成立,李宗魯任組織部長,并組織“魯北暴動行動委員會”,創辦黨刊《白露》。1932年與滿州省委取得聯系,留省委秘書處工作。1935年潛回禹城,被特務發現,遂返回哈爾濱。“七·七”事變后,滿州省委遭破壞,他又化名徐軒、張旭東遷居天津、沈陽進行黨的活動。終因多年革命顛沛流離、積勞成疾。1940年6月病逝于沈陽,后來被追認為烈士。
中國共產黨在禹城經歷了23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從星星之火逐漸長成燎原之勢,帶領禹城人民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記者 孫良玉 通訊員 魏瑩 李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