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福
????明清時期的德州,因其運河漕運優勢,不僅商業經濟興盛繁榮,而且文脈高聳,是魯西北和冀東南一帶的閃亮明珠。這里的軍官和漕官眾多,加上商人和文士云集,使這里成為詩與酒的天下。從城里到鄉下,不僅飲酒之風盛行,而且釀酒作坊林立。由于這里釀酒的工藝獨特,原料上乘,尤其是運河流淌的水源,使這里釀出的美酒長時間享譽朝野。其中最著名的品牌有羅酒、盧酒和墨露酒三種。
羅酒
????羅酒,出自德州羅氏家族,色白而味醇。其創始人為明末清初的羅欽瞻。羅在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考取了進士,初任直隸固安縣知縣,不久調任河南安陽縣知縣。滿清入關之后,他轉事清王朝,漸有政聲,時稱“羅侍御”。羅欽瞻因多年任官河南安陽,經常到當地釀酒作坊視察參觀,又加本人善于思考和創新,便十分精通釀酒技術。他精心指導家人的釀酒作坊,根據德州的水土環境對釀酒工藝大膽革新,使釀造出的酒品成為絕世佳醞。
????從現有文獻記載來看,羅酒應是高度的糧食白酒。如在描寫羅酒的顏色上,多數文獻直接用色白表述,少量文獻用水的顏色類比,正好也是白酒的顏色。從酒的度數來看,文獻多有飲酒人醉酒的記載,但無飲酒后頭疼、頭暈的記述,只是表述頭沉,想睡覺而已。這說明酒的度數比較高,并且非酒精勾兌。羅酒的獨特之處表現在釀制工藝方面,特別強調發酵用曲,堅持以優質曲來釀造優質酒。
????清代文學家田雯在談到家鄉釀酒的經驗時提到:“吾州酒極美,色白,清香,鮮潔……然造法不同,要先治曲……吾州酒美,亦用河水,與泉香酒冽又是一格。”田雯曾把羅酒的釀造特點歸納為制曲精良和釀造得法兩大法寶,并在自己的詩作中予以吟頌,他在《古歡堂集》卷4《曲》詩中闡述說:“釀酒先治曲,如谷之初種。自墮傳方法,牟麥獨可用。揉以姜杏汁,包猶菰葉粽。曲餅十字裂,月令三伏仲。晝曝亭午炎,夜滋花露重。赤腳長須走,不異猿狙眾。竹笛榿木盆,朝暮相搬弄。西村黍將熟,新米農父送。桑落菊花開,浮明成數甕。車前擁八騶,誰復為此夢。但結曲生歡,不支大官俸。對之口流涎,樹間秋鳥鳴”。另外,他在《古歡堂集》卷6《酒》詩中又說:“有田二頃在西郭,十斛秫米來村中。平頭奴子得釀法,斗室忽爾成新豐。曲車軋鴉雪水白,粥面浮蛆爐火紅。七日起看糟床注,歡伯大手施神通。桑落羊羔那足數,督郵從整齊發蒙。”可以看出,羅酒在制曲、選料、發酵以至醞造等一系列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羅酒曾一度名揚四海,上至朝廷大臣,下到黎民百姓,都以能夠喝到羅酒而自豪。現在能見到贊美過羅酒的王公貴族和文人雅士有上百位之多,如紀曉嵐、王漁洋、高珩、田雯、宋弼、謝重輝、阮葵生、劉廷璣、龔鼎孳、丁遙遠、劉正宗、王培荀、楊鐘義、朱文盎等,都為羅酒留下了專門的文章或詩歌。
????羅欽瞻謝世后,其家人開始擴大作坊,對外經營銷售羅酒,成為家庭經濟的重要來源。然而其鄰居和親友也紛紛仿效辦起釀酒作坊,跟著生產和銷售羅酒。所以清中期以后,德州羅酒就變成了德州一帶多家酒坊的共同品牌。
盧酒
????繼羅酒之后,德州又涌現出了著名的“盧酒”。盧酒產于盧家,原為德州諸多家釀酒之一,傳至盧見曾時,遠近始知其名。盧見曾,別號雅雨山人,是享譽一代的宦海名臣和文壇宗匠,同時也是一位釀酒專家。他總結了前輩釀酒的經驗,推陳出新,把自家后院的陳年佳釀改革變制,使其品質升級。乾隆時期,盧見曾出任兩淮鹽運使,他攜帶家釀美酒南下,在江淮酒界進行炫耀,頓時轟動南國,世人遂知“盧酒”之名。
????素有“乾隆三大家”之稱的著名詩人兼品酒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介紹:“盧酒乃盧雅雨轉運家所造,色如于酒而味略厚。”他曾排列南、北名酒的位次,首推南方金壇于酒,次推北方德州盧酒。但由于盧酒的釀造方法始終保存于盧家深院之中,外人無從獲取,因而盧酒并沒有像羅酒那樣推向市場,就像雅雨堂藏書一樣長年深鎖高樓,所以外人往往只知盧酒之名,而難以見識其本來面目。
墨露酒
????清代,德州的釀酒業十分紅火。由于羅酒、盧酒這些大戶酒坊的帶動,德州區域曾形成了一股釀酒高潮,也由此而產生了許多地方佳釀,其中較為著名的是墨露酒。《長河志籍考》卷7記載:州城“酒之美者……又有墨露酒,色如黛漆,味比醍醐……善釀之稱,侔于河東劉白墮也。”阮葵生的《茶余客話》卷10亦載:“德州又有露酒,色如黛漆……俗呼墨露。”墨露酒的特點是顏色深黑,口感香濃,屬于用黑米制作的米酒。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查慎行在《敬業堂詩集》卷18中記述:“墨露,德州名醞也,品在盧酒之上。”因他曾在德州飲用過墨露酒,并留意于詩句,其《德州同年李文眾招集見可園》詩這樣表述:“亭臺縱好須賢主,子弟多才必世家。直得此間成茗芋,甕頭墨露不須賒。”號稱“昆山三虛”之一的徐元文也寫下一首《墨露》詩,對墨露酒進行贊頌,詩云:“淆濁澄清便不如,筵前隱隱墨光舒。從教草圣三杯后,舐筆惟應蘸酒書。”(詩載《含經堂集》卷12《碧山堂?元?夕?斗?酒?組詩》)墨露酒的推出給德州酒業增添了更多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