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府文化遺址
少年道光跪拜張翰林
10月1日,平原縣翰林文化交流會在縣委招待所隆重舉行。會議由翰林府第七世嫡孫張忠志主持,會上進行了交流發(fā)言,舉辦了書畫展,還組織參觀了翰林府建筑遺址。北方交通大學教授馮林祥,中國美協(xié)會員黃簫,河北邱縣文聯(lián)書記、劉大觀研究會會長邵福亮,高密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唐國舉,高唐縣縣志辦原主任鄭寬庭,平原縣建設局局長李恩,平原縣縣志辦原主任牛金嶺,以及翰林府世代傳人及親友共60人參加了交流會。
◎平原有個“張翰林”
“翰林府”是怎么回事?原來,它指的是清代平原人張曾羽(音“增”)發(fā)跡后在平原縣城修的府第。
張曾羽,字叔舉,號牧村,平原縣城東北張辛莊人。清乾隆年間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檢討,人稱張翰林。他曾做過道光皇帝童年的老師。張家曾藏有“道光皇帝跪拜老師張翰林畫像”(上世紀60年代已焚毀),畫面上,張翰林坐在太師椅上,手持水煙袋,道光皇帝跪拜張翰林。史載,張翰林既做過京官,也做過地方大員,最終“以勞至疾,內補光祿寺卿,以疾卒于家。”
翰林府坐落在舊縣城十字街西南部。北臨西街路,東臨南街路,南臨小十字街西路,院西有南北通道(通道南段今仍殘存),道西與西街居民相連。南北長約260米,東西寬約85米。今平原縣公安局辦公樓以南,縣招待所北,小公路以北的位置,是其故址。清代后期,張家家境逐漸衰落,將中部偏南民宅以東的房子賣掉,形成“南院”與“北院”。其中,北院面積較大,房舍也好。民國年間,翰林院基本完整。民國后期,民團四起,進城盤踞,翰林院房舍多被匪團強占,破壞嚴重。解放后,這座縣城內最大的深宅大院逐漸被改建,最原始的建筑至今已殘存無多。張翰林后裔,仍有人在此居住。
◎不尋常的家族聚會
從1404年遷到平原縣王鳳樓鎮(zhèn)張辛莊以來,張氏家族已經(jīng)在平原生活了600多年!從明嘉靖年間張火廷中舉人、做縣令,到清乾隆年間張曾羽登第當翰林,張家共出進士5名、文舉7名、武舉2名、正途貢生9名、例貢4名、功貢1名、教諭和訓導3名,其中七品以上文武官員18名。可以看出,張氏家族,基本上歷代皆官宦望族、書香門第。
由于歷史的原因,目前張氏后人散落在省內外各地,他們之間有很多早已經(jīng)失去聯(lián)系,在這次文化研討會上,來自省內外的60余位張氏后人齊聚一堂,他們之中,有大學教授、企業(yè)老板、書法家、畫家,也有普通教師、農民,上至77歲的老人,下到兩三歲的孩子,大家聚在一起,論資排輩,談天說地,其樂融融,熱鬧非凡——這60余人在張氏后人中也僅僅是鳳毛麟角。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的參與者中,有幾位從天津趕來的張氏親屬。主持人在介紹他們時說:“我們已經(jīng)失散了有七十多年了!”原來,這幾位親屬是民國時期平原縣縣長曹夢久的后代,失散前曹家與張家不但來往密切,還有姻親關系,早在解放前,兩家就在軍閥和侵略者的炮火硝煙中失散,數(shù)十年間音信全無。近期,在高密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唐國舉的幫助下,張家后人聯(lián)系到了曹氏子孫,并邀請他們前來參加這次的交流會。
◎凝聚散落的文化元素
在這次交流會上,各路專家暢所欲言,探討張氏家族獨特的飲食文化、翰林府的建筑布局等各項相關內容,張氏后人們也都努力回憶自己所知的歷史,河北邱縣文聯(lián)書記、劉大觀研究會會長邵福亮將自己所掌握的與張翰林有關的部分研究資料和相關文物送給了在這次交流會上成立的平原翰林府研究學會。
交流會的組織者表示,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一個家國同構的社會,封建大家族的文化是整個社會文化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紅樓夢》就通過寫賈家的生活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狀況。如今,山西的喬家大院、北京的白家大院、廣西的秦家大院等等諸多代表當時當?shù)剌^高文化水平的封建大家族院落都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刂匾穆糜钨Y源,不但使游客更加直觀地了解過去的歷史,也極大地促進了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翰林府的祖輩在明清時代文人輩出,聲名顯赫,為平原縣的歷史增添了文化亮點,是地方上一筆十分重要的文化財富,但一直未能被充分開發(fā)利用。這次的交流會,目的在于通過充分研究探討張翰林的家族文化,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凝聚散落的文化元素,為建設文化平原做出貢獻。
□記者 王曉松 通訊員 尹品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