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冢遺址
楊云鴻所修古井
在平原城東平禹臨陵4縣交界的東大沙河東岸上,有一個堤埠奇特、三面環水、一面通衢,素有“九頂菊花街”之稱的古鎮水塢村(現稱水務村,屬王鳳樓鎮)。
東漢時期,黃河決口改道,在黃河以北的平原縣境內,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大河。由于漕運不斷,遂依河堤埠修筑了水陸碼頭。蜀漢昭烈帝劉備在平原做縣令時,因張飛鞭打了貪官督郵,惹了禍,兄弟三人從水門(后人稱龍門)逃走后,一路向正東,就是依仗古鎮“九頂菊花街”復雜奇特的地形和錯落的廟宇房舍三轉九拐順利脫險的。
燕王掃北時,這座古鎮被殺得只剩“金磚楊家”、“鐵拐李家”和“騾馬段家”。后來楊家其后代借著古鎮水陸碼頭的特定位置,興集立市,招僧行道,古鎮又繁華起來。“逢五排十”大集和明代建筑“水月寺”便是楊家所立、所修。
據《平原縣志》載:古鎮上有兩處古遺址,一處是“楊家冢”,一處是“水月寺”。楊家冢便是給事中楊云鴻之墓。此冢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30米,高13米,6只赑屃馱著的6塊石碑矗立冢前,最大的一塊高6米多。冢頂被一石塊覆蓋著,因地處朱河畔邊,四周均不靠村挨店,給人們一種神秘的感覺。
楊云鴻,又名士鴻,字磐石。據1979年上海學者朱保炯、謝沛霖編著的《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一書,楊云鴻列三甲第36名進士,時在己丑(1589年)。考取進士后,敕命密云縣知縣,晉刑科給事中,后又補吏科輔臣。給事中在明代官位并不顯赫,一般屬正七品,其職為門下省審核官。那時中央設六部即工、吏、刑、禮、兵、戶部六部,下設部屬,同時對應設科。楊云鴻在刑部時,其職為門下省審核官。萬歷己丑年(1589)調吏科,由主審核官職改為代皇帝書寫圣旨或抄寫上奏皇上的奏折。楊云鴻官位雖然不高,但所從事的工作,足以使朝廷內大小官員刮目相看。在刑科時,案件卷宗由他規范抄寫后送呈皇上;在吏科,又為皇上抄寫圣旨任命狀,實為朝廷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