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福 記者 王曉松攝
蓋先生所收藏的1955年典當契。記者李娜攝
“我家有很多張老地契,是家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但是家人都不太懂怎么保存,有些都損壞了。聽說現在有專門收藏地契的,不知道有啥講究?想請專家給講講。”“我家有一張距今近半個世紀的地契,村里人都說很珍貴,也不知是真是假,想請專家給看看。”
近日,市民蓋先生和郭先生先后與本報鑒寶熱線取得聯系,希望專家能為他們各自的地契“驗明正身”。記者為此聯系了對地契頗有研究的德州市明清史研究專家張明福,為大家講解“關于地契的那些事兒”。
◎地契分類標準五花八門
在對蓋先生和郭先生的地契進行仔細查看后,張明福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地契的分類,“地契是有關土地流轉和確權的契約文書。依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地契可分為若干不同的種類。可以按照時間和年代劃分,比如明代地契、清代地契、民國地契、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地契;也可從買賣方式上劃分,可分為絕賣契和典當契;還可從法律效用的角度劃分,可分為官契和白契;如果從制成材料上劃分,又可分為石質地契、磚質地契、木質地契、紙質地契。”
對于蓋先生的多張藏品,張明福也予以了劃分,“你看,這張1955年的是典當契,不同于一般的買賣契,房屋還可贖回。這幾張民國三年、十八年、二十六年的,加蓋了官印的就是官契,上面還有契稅憑證,都帶有契尾,說明經過政府審驗,具有政府確權的性質,是當時證明土地所有者以及按此繳納賦稅的憑證。這張光緒九年的雖然年代久遠,但是沒有官印和契尾,都是民間簡單書寫的買賣契,也就是白契,本身不具法律效力,只有變為官契后才有法律效力。”
◎地契具有收藏和史料雙重價值
張明福表示,近年來地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并在收藏界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收藏門類,雖然單張的地契收藏市價并不高,但是其具有的史料價值卻不容小覷。如果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幾百年間的地契保存很完整,就構成一個完整的土地價格體系,其價值就遠遠超過零星的單張所具有的價值。
張明福稱,地契的價值,主要在于其記載的土地價格信息,其次是契紙制成信息,再次是含有的其他歷史信息。因為過去土地是允許買賣的,大部分土地所有者也都是通過買賣取得的土地,所以土地價格是其必備的也是最主要的信息之一。土地在不同時期的價格,是經濟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契紙制成信息,反映當時國家和地方政府公文處理的能力和水平。其他歷史信息,“如用印制度、印章內容、用印位置、書寫習慣、政府領導人姓名信息等。民國時期的地契還貼有印花稅票,也是反映特定歷史時期的歷史信息的。地契的價值,就是依據上述的諸多因素來確定的。”張明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