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趕九月會,不算生意人”之說,至今在雜技藝人中仍有流傳。所謂“九月會”,它既不是名剎古寺的香火廟會,也不是水陸碼頭的物資交易大會,而是專為雜技藝人進行道具買賣、技藝交流、組班搭伙的行業性古會——黃家鎮九月雜技古會。
黃家鎮亦名黃鎮,不是一個鄉鎮,而是一個村,自古至今一直隸屬寧津縣保店鎮,西接黃河故道(現漳衛新河),與吳橋隔河相望。從前,一條大路從河的東大堤下來,過通德橋,自黃家鎮向南與“官道”相連。鎮中,一條大街直貫東西,街兩側是清一色的雕梁畫柱、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當年這里曾是茶館、酒肆、商鋪、客棧的聚集地,關帝廟、奶奶廟、彌陀寺、黃氏祠堂……更是氣勢恢宏。黃氏祠堂門樓兩旁各有石獅一尊,右前方有古井一口,井旁有一棵奇異之樹——楊抱槐。此樹奇就奇在一株槐樹在一株楊樹的枝葉叢中突兀而起,楊槐二樹枝葉交錯,連體并生,長勢旺盛,蔚為壯觀。1976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大刀記》時曾選中黃家鎮作為外景地。
“寧(津)吳(橋)二縣,雞毛變蛋,出門不捎盤纏”之說由來已久,“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要論耍玩藝兒,人人有兩手”是這一帶雜技活動的真實寫照,故寧津、吳橋被譽為雜技之鄉。而作為雜技之鄉的“核”,則是以黃家鎮為中心的南、北八寨,即位于兩縣交界處、黃河故道兩岸的部分村莊。歷史上,這里雜技盛行,人才輩出,是中國雜技的重要策源地。唐、宋之后,詞曲、戲劇的興起與發展,使雜技受到了沖擊,而作為皇家御用的雜技藝人也從宮廷回到民間,從而推動了民間雜技的發展。雜技藝人們迫切需要一個進行買賣道具、購置設施、交流技藝的場所。民間雜技藝人大都半農半藝,“農忙在家種著地兒,農閑出去耍把戲兒。”農歷九月,“地凈場光”,正是藝人們籌備“出去耍把戲兒”的時節。于是,人們就自然選中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原有“逢五排十”集日和奶奶廟會基礎的黃家鎮。明景泰年間(1450——1457),黃家鎮九月雜技古會便應運而生。據 《寧津縣志》載:“會期1個月,農歷九月內的6個集日,主要是成交雜技和戲劇道具,十五日前后是最盛時期。每年農歷八月底,云南、四川賣猴的和東北賣熊的客商便陸續趕來。古會興盛期,每天多達3萬多人,少則也有2萬多人。 ”
黃家鎮雜技古會上參與交易的道具品種繁多,演出設施一應俱全。雜技魔術道具小到彈丸彩豆,大到數丈高的刀山架子;獸類從本地的鼠、狗、蛇、羊到外地來的虎、馬、蟒、熊;雜技、武術兼用的器械從刀、槍、劍、戟到鉤、槊、鞭、錘;演出設施從鉤、桿、繩、索到棚圈、影身、網子等等分門別類,一溜長蛇陣似地擺出三華里遠。
雜技古會不僅僅是交易場所,也是行家里手切磋技藝的絕好去處。在道具買賣的討價還價時,在插班結伙的組合中,在拜師收徒儀式上,他們或在村頭、路口,或在茶館、酒肆,或在演出場地,相互探討如何 “掐活”(安裝道具)、“護托”(掩護道具機關),如何“規范兒”(掌握要領)、“把罩”(選找平衡)等。
據南八寨野竹李老藝人孫憲元及道口街百歲老人李哲全等回憶,古會上的雜技、魔術等各類表演煞是熱鬧。村里村外棚挨棚、攤靠攤,“拉街的”(化妝流動宣傳)一撥又一撥,讓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樣的“擺子”(布制宣傳畫)把黃家鎮裝扮得五顏六色;棚里棚外 “唱鑼歌的”、“喊影身的”(皆為口頭宣傳)此起彼伏,又念又唱、有領有和。軟功、硬功、輕功、氣功的表演各有拿手絕招,耍飛叉、踩立繩、走鋼絲、騎單車、轉花碟、抖空竹、蹬大缸、二鬼摔跤等表演應有盡有。孔雀、錦雞展翅開屏,鸚鵡、八哥巧效人言。大蟒丈余粗如屋檁,細蛇尺許鉆人口鼻。小小孩童,繩系發辮,懸于半空,忽高忽低煞是驚險。兩枚鐵球,吞入腹中,隨藝人上下跳動叮咚作響。寶劍從口中拔出,殷紅的血跡遮住了劍鋒閃閃寒光。魔術界的名家高手一邊“使活”(表演),一邊“使口”(解說),以帽炸蛋,帽猶新而蛋熟,手杖轉眼成了長長的花蛇。馬戲棚內,高大的藝馬脖串銅鈴,跑起來嘩嘩作響猶如萬馬奔騰。爬刀山者赤足踏利刃拾級而上,令觀者為之咂舌。
各家班主來古會首先要做的是招募藝人。他們酌情或公開招募或私下接洽。在“選”與“被選”過程中,奇技異能之士各顯身手,名家高手競持高價。各班主更不是等閑之輩,哪個是“頂梁柱”,哪個是“搖錢樹”,搭眼一看便八九不離十,只要看中的在“包銀”上決不斤斤計較。
古會始于雜技、魔術,但隨著一年一度周而復始地進行,一些從事河北梆子、評劇、哈哈腔等劇種的戲曲班團及藝人,說唱評書、西河大鼓、木板書的曲藝藝人,表演拉洋片、大儡子戲、扁擔戲等民間藝術的藝人,也紛紛趕來參加這一盛會。此舉不僅推動了各種姊妹藝術之間的相互交流與發展,而且也為古會帶來了“藝分百種、戲稱千臺”之美譽。
雜技古會迎來了各路藝人,真可謂群英薈萃,高手云集。古會結束,他們或一家一戶,或搭幫結伙走京串衛、闖關東、下江南、進甘陜賣藝謀生。但無論走到哪里,一般到來年再回黃家鎮聚會。至清末民初,不少藝人遠走異國他鄉謀求新的生路。如黃家鎮的黃福升10多歲在會上拜師學藝,后隨師周游了西歐10多個國家……藝人們海內外的游歷、演出,使黃家鎮名聲大振。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入侵使黃家鎮陷入災難深淵。奶奶廟、關帝廟、黃氏祠堂及街面的作坊、店鋪大都被拆除,磚瓦木料被強行運走修了據點、崗樓……盛行數百年的黃家鎮雜技古會毀于日寇的鐵蹄之下。
黃家鎮雜技古會雖已銷聲匿跡,但作為行業性古會,對中國雜技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雜技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
□楊承田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