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陽漢柏圖》
鄭州朱氏兄弟家傳的乾隆御筆《嵩陽漢柏圖》,被鑒寶專家鑒定成贗品,先是撮合以 17萬元價格賣出,之后又以 8736萬元天價拍賣。
兄弟倆的遭遇,再次揭開了文物藝術品鑒定亂象叢生之冰山一角。
乾隆御筆被鑒定為贗品
2009年9月27日,某電視臺鑒寶節目的海選現場,朱氏兄弟倆帶著家傳的乾隆御筆《嵩陽漢柏圖》和該節目邀請的鑒寶專家劉某不期而遇。最終,劉某給出結論“此御筆為贗品”,并經他介紹,兄弟倆最終以17萬元把家傳的畫賣給了收藏家程某。
一年后,兄弟倆看到一則新聞,發現17萬元售出的那幅《嵩陽漢柏圖》,在北京保利公司拍賣會上拍出了8736萬元的天價。
震驚之余,朱氏兄弟覺得自己受了騙。 2011年8月,兄弟倆以貴重收藏品被騙賣為由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撤銷他們同劉某、程某之間的買賣合同,追回家傳的乾隆御筆《嵩陽漢柏圖》。
朱先生代理律師、河南英泰律師事務所律師種泉清說,庭審時劉某和程某都沒有到庭,程某的代理人在回答法官詢問時明確回答,保利拍賣公司8736萬拍賣的這幅畫,與程某向朱氏兄弟購買的這幅畫是同一幅畫,法庭對此也明確認可。
2012年11月,鄭州中院合議庭合議認為,此案涉及刑事詐騙,法院駁回民事起訴,并將該案件移送當地公安機關。據悉,目前該案還在移送公安機關程序中。
真假難辨皆為“利”
17萬和8736萬,價格相差500多倍,朱先生兄弟認為被專家坑了,專家劉某卻堅稱交易過程合理合法。同時,朱氏兄弟在陸續尋找證據的過程中發現,給他們鑒寶的劉某,假冒了另外一個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履歷、證件、任職資格、職務等,而劉某的真實身份不明。被騙的另一個證據是,當時劉某鑒定時說畫上的一個閑章,其實就是著錄章。事后有人告訴他們,不管東西真假,只要有著錄章,拍賣價格就在500萬元以上。
國家文物出境鑒定河南站站長夏志峰說:“古玩行業存在兩種奸詐由來已久,把假的說成真的,坑蒙拐騙牟取暴利;把真的說成假的,意在據為己有。 ”
行家告訴記者,出現這種情況全是利益使然。因為文物鑒定的收費,按估價的10%收取,估價越高,鑒定費自然就越高。有些人和有關拍賣公司、古玩收藏商人聯手,將贗品說成是真的,或者將真的說成贗品。
專家真假誰來鑒定?
當收藏者懷揣“寶物”,期望自己一夜暴富時,他們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古玩字畫真偽難辨,專家真假又由誰來鑒定?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文物鑒定從業人員大致有三類:一是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文物專家,主要負責博物館文物征集鑒定工作;二是通過國家文物局鑒定資格認定考試的責任鑒定員,業務范圍僅限于文物進出境審核;三是在中國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中國收藏家協會等機構任職,或取得相關機構發放的鑒定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
大眾傳播平臺上各類鑒寶活動邀請的嘉賓、專家,多是出自第三類鑒定人員,其中不少人并未經過嚴格的分類考試、資質審核,鑒定水平良莠不齊,“偽專家”滿天飛。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