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寶江? 李世英
??? 在馬頰河故道、篤馬河與新馬頰河匯流處,右岸有幾個明朝初年建立的村子,它們臨水而建,坐落于古堤形成的高崗上 , 故 以“ 皋 ” 為 通稱,用姓氏區分村名。在其中的賈皋村,至今保留著“六月六”過“曬經會”的習俗,這里還是復興景泰藍的工藝大師賈德潤的家鄉。
民俗節日“六月六”
??? 賈皋村東距原德平縣城10里,舊縣志說:“六月六日,儒曬書,民曬衣,謂之卻蟲蠹。”言簡意賅,可見這一風俗在過去習以為常,還是一個疊加的節日。
??? 農諺云“六月六,看谷秀。”以農歷六月初六為中心,進入數伏,我國北方進入高溫節氣,莊稼吐須秀穗,農家要觀察長勢以卜豐歉。此日還叫“蟲王節”,因為這時候正是蟲生菌腐的旺季,古時人們要焚香祭祀,祈求天神保護,不受蟲害,五谷豐登。主婦們這一天除了準備應景的吃食也開始制作大醬。原始的農耕文化形成了節令的基礎。
??? 宋朝真宗時“六月六”稱作“天貺節”,紀念上天賜給皇帝天書,并在泰山岱廟建了天貺殿。這也給原有的民俗活動推波助瀾,增添了新的內容。
??? 在元明清時期,農歷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大象是皇家儀仗隊中的主角,京城舉行洗象儀式時百姓圍觀。此日,皇宮的鑾駕陳列出來暴曬,所有檔案文集等也要通風晾曬,故此也稱“曬經節”。各地文廟寺觀此日舉行“曬經會”,晾曬書籍經卷,以防潮濕蟲蛀,同時開放寺廟誦經講法,儒生祭孔、道士供神、僧侶拜佛,人們沐浴潔身去焚香朝拜。廟前的集會,非常熱鬧。城里鄉下的人們習慣在這天曬衣被,如果為老人準備了壽衣,要拿出來暴曬,叫“曬衣節”。
源遠流長“曬經會”
“六月六”經過嬗變發展,后來以反映文化真諦的“曬經會”集中呈現,從而傳之久遠。明清時大運河南北貫通,促進了兩岸商貿繁盛,文化發展,開放交流之風也沿著支流河道向縱深波及。“河皋人家”占得地利,首先跟上新的潮流,稍大的廟宇都興起了“曬經會”。
??? 賈皋村的“曬經會”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而特別繁盛。村西的篤馬河,在村北與馬頰河交匯,西通德州運河,水運發達;村西南幾里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基山,往東不遠就是繁華的縣城。尤其是到了清代,“曬經會”在城市被嚴重壓制,賈皋村就成了德平城的一塊“世外桃源”,于是寺前的會場上儒釋道交融,“曬經會”的規格因此得到了極大提高。
??? “曬經會”的又一妙處是防熱消暑。河皋人家就地勢而建,高高低低,彎彎繞繞,真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廟里寺外古槐蒼翠茂密,郁郁蔥蔥。村子周圍盡是河汊、池塘,河水蕩漾,游船往來,池中的荷花開得正艷,蘆葦正綠。岸邊村頭更是樹木密布,濃蔭相連,陣陣西南風刮過來涼爽透了。
??? 這一天,遠遠近近的鄉人和德平城里的官員、文士歡歡喜喜來這里趕“曬經會”。寺院內,香煙裊裊,佛經道卷在陽光下閃著祥光。會場上,臨時形成的集市熙熙攘攘,人們買東賣西。寺廟和中藥鋪開始施舍綠豆湯和暑湯,供大家飲用。最熱鬧處是樹蔭下的說書場,各種“話本”正開講。“話本”內容分小說、講史、說經等。明清時期,儒釋道的經典故事早已通俗化、藝術化,在民間相沿成習。由“道情曲”演變成的漁鼓詞,如梨花大鼓、西河大鼓等,最受當地人歡迎。
??? 隨著文明社會的進步,“曬經會”民俗的初始色彩逐漸淡化,追求愉悅的興趣越來越濃了。現在人們習慣從六月初三至初七晚上,聽藝人說唱西河大鼓。從初五開始,家家戶戶便停止勞作,開始準備初六的宴席。初六中午,所有的親戚、朋友都來做客,村中還會來一些做生意的,宛若集市。
傳統絕技“景泰藍”
??? 清代賈皋村分為西賈、東賈,今各屬陵縣和臨邑縣,村名中的“皋”字訛傳為“閣”,不過老鄉的方音中還是“賈皋兒”。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東賈村體味了古老文化的遺風,再來西賈村造訪,聆聽關于賈德潤復興“景泰藍”的故事。
??? 景泰藍是我國傳統工藝的重要品種,既運用了青銅和瓷器工藝,又融入了傳統手工繪畫和雕刻技藝。北京是景泰藍的發祥地和主要產地。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飯,只有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藍,底下人全部用瓷器。這是因為景泰藍工藝在乾隆后期已經衰落,難以復產。在長期的損壞和流失后,一直到道光時期(1821-1851),景泰藍作品的遺存數量就很少了。
??? 據《德平縣志》中《處士賈公玉華墓志銘》記載,賈德潤(1844-1900),字玉華,世居西賈村。他從小異常聰慧,因為家里貧窮,只讀了兩年書。咸豐年間,賈德潤十幾歲便隨著大運河卷起的重商浪潮,去北京城經商,開始研究和制作“景泰藍”。
??? 碑文中說:“供給琺瑯材料者,僅有京中袁某一人,秘其術,故亦無人能通焉。”賈德潤“苦心思索,恍然有得,監制與袁某無少異然。”在咸豐中葉,賈德潤終于精通了整個制作流程,掌握了各種材料的秘方,成功恢復了景泰藍這門工藝絕技,“名振華夷”,成為一代景泰藍工藝大師!
??? 咸豐、同治時,景泰藍只有北京一地可以買到。因為皇室“琺瑯作”的專業工匠早已流失,官方已不能承辦景泰藍的制造,所以民間工藝成了主流。北京的各商號店堂經營的景泰藍,大多出自賈德潤主辦的作坊。據說在滄州等地還設有分廠。在賈德潤領導下,賈氏家族中培養出了很多設計師和技術人員。
??? 光緒二十六年賈德潤去世,《德平縣志》收錄了這篇記載他生平和品行的碑文,供后人紀念。關于清朝后期重新振興“景泰藍”的人物資料,世人多年來尋而未得,直到在西賈村才重新揭開謎底,填補了歷史的空白。
??? 撫今追昔,讓人心潮澎湃。老鄉介紹說,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時,賈氏族人為了躲避戰亂大都棄業返鄉,而在民族振興的今天,村里外出創業發展的達到數百人,像群星一樣閃耀在各行各業,使家鄉又充滿了新的文化風尚。現在若誠心去問村人的“傳家寶”,還能觀賞到光彩照人的景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