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壩遺址
2012年4月,在迎賓路一在建工地發現了一古代遺跡,筆者根據實地情況考察發現,正是古代德州小西門外的著名景點——德州回龍壩是原小西門外的一個景點,它始建于明洪武三十年 (1397),是當時的都督張文杰、山東指揮使徐福二人,奉旨修建德州磚城時,所修建的防洪設施。
回龍壩的位置,應從大西門 (聚秀門)開始,出了大西門沿著剪子股街,到達順城街與米市街連接處,在此向北走大約100多米的路西 (現在建的居民區,從南數第二與第三個樓之間),就是回龍壩的遺址。
60年前,這里是一片蘆葦塘,沿著米市街路口大約100多米,有一處向西突出約1米多、長20多米的寬路面。在這個寬路面的西沿,能斷斷續續地看到些條石。如果不知道此處是回龍壩的遺址,會認為是馬路牙子。
為何古人要在此修這樣一個水壩呢?這要從德州城西大運河的流向說起。這條舊運河在沒改道前,婉轉騰躍,在德州城西呈不規則的 “W”型。當它流到現天衢西路長宏小區西部時,劃弧流至橋口街南部后,調頭向東流去。它穿過 “九達天衢”牌坊旁的廣寧橋后,直沖德州磚城,在離城墻約20余米的地方,又急轉彎回流向西北方向。在此處形成了一個對折彎,由于河水急于回流,因而在此形成了漩渦。
明初,朝廷要改德州土城為磚城,雖然城墻的設計者們在靠近漩渦的地方,將城墻的基礎抬高了兩米多,造就了一個天然的屏障,仍很難抵擋住河水長年累月的沖擊。所以,城墻的設計者們就在此處修了這座堅固美觀的攔河壩,將其命名為 “回龍壩”,作為保護城墻的第一道防線。
在出土的回龍壩和九達天衢遺址上,可清楚地看出回龍壩的最前端,是用三四道木樁做的擋水緩沖帶,緩沖帶所用的木樁,是人工加工而成的尖頭樁。因有的木樁頂部有被砸過的痕跡,且木樁間距不一,多數間距在50厘米左右,故可確認,木樁系人工在河水里作業的結果。緩沖帶的后面是堤壩的主體,主壩體的外層是由條石砌成。條石的后面,是青磚砌的厚度約一米左右內壩體,該擋水壩總長 20米左右。
如今,回龍壩不見了,只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