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前引黃清淤幾十萬人齊上陣、奮戰水利建設的熱烈場面。
上世紀80年代初,坐著大卡車出河工的農民。
1971年冬,調集15萬民工建成潘莊引黃工程。
??? 德州與黃河有著不解之緣,大禹治水的傳說,就是最好的佐證。勤勞智慧的德州人也一直在探索趨利避害的良方,據《齊河縣志》記載,德州有記錄的引黃工程始于1891年,時任山東巡撫的張耀曾在桑梓店油坊趙處的黃河堤修建3孔石閘,意在泄洪,兼顧灌溉。
??? 1956年春天,齊河、濟陽兩地安裝鋼管虹吸,1958年進行擴建,設計引水量26立方米/秒。經過兩年試驗,背河淤改洼地種植的水稻畝產最高達400斤,結束了德州千百年來黃河為害的歷史。每年清淤出河工,也成為德州冬季的一項重要任務。
??? 1958年到1960年,德州連續干旱,為解決農田灌溉問題,開展了打磚井的群眾運動,短短幾年時間,達到32萬眼。隨著旱情不斷加重,地下水位下降,磚井大部分成了旱井,干旱問題依然未解,引黃灌溉再次被提上日程。 1958年,山東省政府決定興建位山和濼口樞紐工程,大量精壯勞力出河工。齊河、禹城、平原、武城、夏津出動8萬余人,參加位山工程施工,臨邑參加了濼口樞紐工程建設。 1965年,因旱情嚴重,山東省委向水電部報送了《關于恢復和發展引黃灌溉的報告》,后這一報告通過。恢復引黃灌溉后,齊河豆腐窩、大王廟增建了虹吸兩處,1966年6月齊河韓劉小型引黃閘建成放水,可引水每秒25立方米。
??? 1968年全市大旱,冬春連續147天無雨雪,河干井枯,群眾吃水都發生了困難,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為此,德州地委下決心擴大引黃灌溉和河道蓄水,先后在徒駭河、馬頰河、德惠新河上建起16座攔河閘。 1970年至1971年,結合黃河修建齊河工程,李家岸分洪閘改為分洪灌溉閘;1971年冬始,調集15萬民工奮戰一個冬春,建成潘莊引黃工程;1974年,在濟陽縣又建成邢家渡引黃閘,解決了濟陽、商河、樂陵、慶云4縣的灌溉用水問題。引黃不但保證了農業灌溉用水,而且解決了城區工業和人民生活用水。按照國務院引黃濟津的指示,自1982年起兩次從潘莊灌區向天津市送水7.75億立方米,支援天津人民生活和工業用水。
???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引黃供水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年均引水17億立方米,最多的1989年達30億立方米,特別是1980年至1995年,德州連續15年大旱,卻連年豐收,黃河水功不可沒。
??? 隨著引黃的迅速發展,泥沙處理成為引黃的難題。為了引黃清淤,幾十萬人齊上陣、奮戰水利建設的熱烈場面曾一度成為奇觀。 1993年初冬,一場罕見的大雪降臨德州,當時引黃清淤工程僅干到一半,20萬民工就被迫撤出了被大風雪覆蓋的工地。這成為水利施工由人海戰術向機械化施工轉變的契機。 1994年,地區行署批準了《關于水利工程推行機械化施工的報告》,當年的引黃清淤工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把每年幾十萬民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提高了勞動效率,成為德州治水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之后,每年冬季我市都組織實施大規模的機械化引黃清淤治理工程,年均投資4000多萬元,清理土方近千萬方,有效保證了“命脈”暢通。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