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國槐再吐新芽見證著陳公堤口村今昔。
?
在于官屯大橋正對北橋頭的三岔路口中央,星河灣小區的西南方,有一棵300多年的古槐。幾百年來,這棵國槐歷經滄桑,多次遭火,樹干中空如洞,但依然枝繁葉茂,默默生長在車水馬龍的路口中央。
陳公堤口村72歲的村民張樹森說:“這棵古槐樹是村民們記憶中不能抹去的一部分,它見證著老村的前世今生,也是現在老村唯一的遺留。”
□記者 孫向林 通訊員 呂曉林 攝影報道
1、“古堤芳草”美景的隱約記憶
根據《陳公堤口志》記載,陳公堤口村名中的“陳公”指的是宋朝慶歷年間的鄭國公陳堯佐。這個宋朝的高官陳堯佐是四川閬中人,從未在德州任職,他又怎么會與陳公堤口村扯上聯系呢?
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河南滑州黃河決口后,宋真宗慧眼識珠,親自點將陳堯佐擔任河北轉運使,兼知滑州,治理黃河水患。當時陳堯佐披著孝衣到了治黃一線,親自巡查堤防,查勘水情,詢問水工和當地百姓,研究制定治水方略。
陳堯佐抵達決口現場時,黃河堤岸因水位過高,已是“浸如堆泥”,不能直接夯實加固,必須首先減輕洪水的沖擊,才可筑堤。于是,陳堯佐親手繪圖,監督“造木龍以殺水勢”。“木龍”是一種形狀像“木梳”的防汛攔水工具。據《宋史》記載:“(木龍)鑿橫木,下垂木數條,置水旁以護岸。”
陳堯佐采用了以木龍減消水勢,而后以“埽”(舊時治水,用柳枝、秫秸、草扎成,并填以土石的防汛工具)填充土石的固堤方法,修筑河堤。這樣節節推進,縣縣相連,筑成了一條長堤。這條大堤起自滑州,經東昌(今聊城)、臨清、夏津、恩縣(今平原縣恩城鎮)、德州等州縣,逶迤綿延長達千余里。
這條大堤筑成后,黃河重回故道,滑州以下諸多州縣百姓又恢復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為預防黃河泛濫起了重要作用。對陳堯佐的這一功績,滑州下游百姓都互相傳頌,因此這條大堤在當時被稱為“陳公堤”。據《宋史·河渠·黃河》載:“(陳堯佐)又筑長堤,人呼為‘ 陳公堤 ’”。
大堤建成后,德州開始有人搬到大堤上建房居住,長期以往形成了一個村落,又因為古德州城通往濟南的一條官道途經此村,與陳公堤形成一個交叉口,于是這個坐落在大堤路口的村子就被人們成為“陳公堤口村”,至今已近千年。“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一堤突兀而起,蜿蜒南北,形似游龍臥野,其景甚為壯觀。堤上林密草深,閑花點綴,憑高望遠,悅目怡心,小景著實宜人。” 所謂的德州十景之“古堤芳草”,說的就是明代時期陳公堤上的美景。
在張樹森的記憶中,大堤高4至5米,頂寬6至8米,大堤上有著成片的酸棗林,年幼的他和小伙伴們,在酸棗成熟的季節,在寬闊的大堤上嬉戲打鬧,采摘酸棗。兒時甜美的回憶到上世紀70年代岔河開挖就再也無處尋覓。
2、上世紀兩年水稻種植救了村里人
作為農業大市主城區的一個城郊村,陳公堤口村曾經也以農業生產為主。在張樹森的記憶中,1964年、1965年兩年這個村子在大堤西洼地種植水稻印象最深。“農業學大寨”是上世紀60年代開展的一場運動,而陳公堤口村學大寨運動是從1964年開始的。時任黨支部書記的何鴻儒從山西大寨、河南紅旗渠學習歸來后,提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戰天斗地奪高產”的口號,不僅學習大寨的先進經驗,而且在村西鹽堿洼地進行土壤改造,嘗試種植水稻。
作為南方農作物,水稻在我市并無耕種歷史,更不用提什么種植經驗。陳公堤口村當時創新成立了一個水稻培植種植技術小組,張樹森就是這個小組的成員之一。“我們都不是農業技術人員,也不懂得科研,就是靠種田的經驗硬‘憋’。技術組的人沒有技術指導,在自家的土炕上培育秧苗,沒想到還真成功了。”張樹森說。
據張樹森回憶,特別是1964年夏、秋兩季,德州連降暴雨,糧食除了村西堤下的洼地水稻田沒有受災,村東南堤上的田內幾乎顆粒無收。當時,全村三個生產隊,1隊和2隊種植水稻各100多畝,3隊種植200多畝。陳公堤口村共種植水稻400余畝,平均畝產到了400多斤,在當時德州市是獨一無二的創舉。然而,遺憾的是,當年水稻種植只堅持了2年就因為種種原因停止了。“也多虧了這兩年水稻豐收,否則我們村那兩年就得挨餓。”張樹森說。
除了種水稻,陳公堤口村的西瓜同樣留給了張樹森甜蜜的記憶。
德州西瓜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被譽為德州三寶之一,其實陳公堤口村也是德州西瓜的主要產區之一。上世紀70年代是這個村西瓜種植的高潮期,三個生產隊每年大約種植40多 畝 西 瓜 ,畝 產7000-8000斤。當年,每到瓜熟季節,陳公堤口的村民就會把地里豐收的西瓜送到火車站、運河碼頭,車裝船載,熱鬧非凡。
3、從煙墩堤口同樂會到省十佳莊戶劇團
陳公堤口村地理位置重要,被稱為德州的南大門,交通四通八達,過往客商也給這個村帶來了不同的文化。而在張樹森的記憶中,村里的戲曲團隊一直很有名,他小時候經常跟著村里的劇團到城里看演出。
特別是1946年德州解放后,村民們自發成立了“煙墩堤口同樂會”。張樹森解釋,陳公堤口村在明朝“靖難之役”時,因為位置重要,曾經設置了一個狼煙臺,因此當時的陳公堤口村也被叫做“煙墩堤口村”。“我小時候還記得家門前有一個直徑40多米、高四五米的土堆,老人告訴我那就是曾經的狼煙臺。”張樹森說。
當年同樂會演出的劇目以河北梆子為主,張樹森印象最深的是《老少換妻》在德州市工人俱樂部演出的場景,當時獲得滿堂彩。
1957年,陳公堤口村成立了新光農業合作社,并建立了新光社文藝隊,這時作為年輕演員張樹森開始在文藝隊內參與演出。2000年,陳公堤口村委會成立陳公堤口群藝社,后更名為陳公莊戶劇團,至今十分活躍。
60多年來,陳公堤口的曲藝團隊從煙墩堤口同樂會、新光文藝隊、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陳公群藝社到陳公莊戶劇團,在重要的節假日不僅在本村演出,還在周圍十幾個村莊,甚至到寧津、平原、陵縣、河北故城演出。2006年,山東省文化廳授予陳公莊戶劇團為“山東省十佳莊戶劇團”。
隨著城市的擴張,陳公堤口村成為一個城中村,2009年起,開始進行城中村改造,目前,老村已經不存在,村民們搬進了現代化的星河灣小區。今年3月,陳公堤口村的新居星河灣小區還入選了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2013年山東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項目名單》,榮獲“山東人居環境范例獎”,成為全市唯一入選的住宅項目。如今,陳公莊戶劇團每周五、周六下午,都在星河灣小區廣場上載歌載舞,演繹著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