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從德州南門沿著城墻向東走是南門東街。自南門向東約200余米處,有一座大型的青磚糧倉,人稱 “道廒”。明正統十四年 (1449),為了皇糧的安全,將老虎倉儲存的部分糧食,移到了道廒里。
??? 從道廒向東走,在路北(現市廣播電視臺處)還有一處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稱為 “老衙門” “道衙門”。實際它是明永樂年間戶部的派出機關——廣積倉戶部分司署。清朝時稱督糧道署。
??? 明永樂十三年 (1415),在德州設戶部監督分司。天順五年 (1461),改為 “戶部管倉分司”,其主要官員稱糧儲道員(臺)職,正四品。為防止官員久任專權謀私,實行輪換制,自天順到崇禎年間,該署糧儲道員 (臺)先后有158人任職。
??? 清初,沿襲了明代的管理體制,設倉大使管理 “廣積倉”,有戶部分司加以監督。康熙十八年 (1679)改 “督糧道”。乾隆二十八年 (1763)改糧道庫大使,同樣實行輪換制管理。
??? 明至清中期,是大運河漕運的興盛時期。設在德州的戶部分司署公務繁忙。當時,道臺衙門的中軸線上為轅門、大堂、二堂、后堂;中軸線左右建有許多小院落,這些小院均與中軸線相通,在道臺衙門中軸線以東的稱為 “東公廨”,以西的稱為 “西公廨”,是各級官員們的辦公場所。
??? 德州 “因運河而興、因運河而衰”,這個衙門的興衰也系于運河。
??? 據楊宏 《漕運通志》卷6《漕倉表》記載,明中期,德州倉在舊州城北門外,有東倉廒29座, 263間;西倉廒12座, 117間。清雍正九年(1731),朝廷又建德州新倉120間。直到嘉慶年間,收繳上來的皇糧多得無處存放。
??? 咸豐五年 (1855),因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后,黃河口淤塞,河運逐漸衰落;道光年間,海運業逐漸興起;光緒二十八年 (1902)運河漕運全線停止。為此,廣積倉被撤銷,衙門遷移,庫房閑置,商業、服務業轉移。由漕運倉儲而興起的北廠街,逐漸蕭條。興盛了幾百年的督糧道署,也隨著漕運的日趨減弱,日漸式微直至撤銷。東西公廨的院落成了官員們的宿舍和家屬院。
??? 民國期間,督糧道署衙門,改成了德縣縣政府駐地。縣政府機關成獨立院落,將東西公廨隔離到了院外,成了東公廨胡同和西公廨胡同,逐漸演變成了地名。
??? 1937年10月,日本人侵占德州后,東西公廨成了日偽縣政府。 胡同里的老房子,逐漸成了民居,不少商賈定居于此。
??? 1946年,德縣解放后改為德州市。這里成了德州專員公署、德州市人民政府等機關駐地。之后,那兩個破舊不堪的東西公廨胡同,連同搖搖欲墜的老縣政府,被拆除后建起了高樓大廈,成了商店、民居和政府機關。東公廨也隨著歷史的步伐,被人們遺忘了。
□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