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太宗在位期間,曾令全國各州、府、縣衙署大堂前,立石一塊,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戒石銘”十六字,全文為:“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這石稱為“戒石”,使各級官吏進出均能見到。約140年后,南宋高宗頒黃庭堅手書“戒石銘”于各州府縣。因此,后人提起“戒石銘”,都知道系黃庭堅所書。
??? 這十六字“戒石銘”,并非宋太宗御制,也不是他的首創,而是后蜀主孟昶所作。孟昶雖是亡國之君,但為政卻有可取之處。這“戒石銘”是他頒發境內各州縣官吏的“為官守則”,全文共二十四句,宋太宗摘取其中四句。這四句用現代話來表達即:“你們領的工資,都是老百姓的血汗,老百姓容易被你們欺壓,但老天爺是不容你們得逞的。 ”
??? “公生明”三字,語出《荀子·不茍篇》:“公生明,偏生暗……此六生者,君子慎之。”又《荀子·正論篇》:“上公正則下易直,易直則易知,易知則易明,是治之所有生也。 ”用現代話來解釋:“在上的為官公正,導致在下的百姓都能明白事理,天下就太平了。”這戒石用了幾百年,歷經元、明兩代,后有人以出入不便為由,將立石改為牌坊,文字刻在牌坊上,戒石遂廢。
??? □盧傳升